糧安天下,農穩社稷。日前,江蘇省泰州市迎來了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春種一粒粟”團隊,6位大學生和1位帶隊老師從學校里出發,走進鄉村,腳踩土地,直播種田,走訪調研,在革命老區黃橋開啟7天6夜的“鄉村振興”的暑期社會實踐之旅。
把目光轉向田間地頭:大學生們先是來到黃橋鎮的田間地頭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當地農民的水稻種植的農具使用情況、生產效能情況、盈利模式等情況。大學生成員大多數來自城市家庭,對水稻的生產情況非常好奇,紛紛向當地的農民請教相關的知識。
為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團隊成員走入尋常百姓家,同革命老區黃橋鎮的當地群眾展開深入交流,相互介紹自己的家鄉,聆聽老黨員的事跡,新老之間的對話,讓大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了目前農村地區“老人種地”的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把書桌擺到山川大地上:大學生們踏入七八月份的田間地頭,親身參與水稻的犁地、除草、插秧、施肥等一系列的過程,在土地中,揮灑著汗水,同時團隊成員觀察水稻的生長過程,播種勤勞的種子,記錄著水稻在不同種植模式下的差異,感受中國傳統農耕的喜悅。
把眼光投向互聯網藍海:大學生們來到了今年三月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魏巧代表所在的江蘇省潤果農業,這里是江蘇省國家級示范社、蘇南地區單體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在這里同學們見識到了現代化的水稻種植方式,驚嘆于現代化農業的快速發展。
把課堂搬到紅色博物館里:泰興市黃橋鎮是一座革命重鎮,在這里曾打響過改寫華中抗戰歷史進程的黃橋戰役,大學生們來到了位于黃橋鎮市中心的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在這里深刻的了解了該戰役的來龍去脈、追憶新四軍的革命歷程、在紅色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
團隊把革命先烈的意志和信念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把紅色追尋活動激發出來的拼搏精神轉化為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凝心聚力,篤行不怠,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學習中,牢牢記住軍民魚水情的故事,把這些寶貴的紅色文化傳播和傳承下去。
躬耕實踐,以勞育德。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土地,以自然為教材,以天地為教室,從新墾的谷土到將生的麥浪,從傳統的農耕到創新的農業生產,從“會種”到“慧種”,體悟著萬物生長,切實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看到了改變就在腳下。成員們更堅定了決心,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奉獻自己的青春。
作者:劉嚴 鄭浩文
指導老師: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