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炙熱的高溫下,實踐隊滿懷激動的心情來到了第一站-乾坤灣主景區,跟隨景區導游的指引,同學們看到了身著紅白條紋短袖陜北特色服裝的老爺爺,在與其交談后才得知,他是景區特聘的民歌演唱家,近年來乾坤灣景區的設施陳舊,加上乾坤灣景區的距離延安市區較遠,導致參觀乾坤灣景區的單日游客量僅有四五百人,相較于陜北另一特色景區-壺口瀑布的單日客流量幾萬人顯得鳳毛麟角,由此導致的問題便是景區內的就業人員逐漸失業,如何解決景區內就業問題迫在眉睫。
隨后實踐隊來到了第二站-紅棗種植基地的村莊,在這里,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棗樹,棗農們告訴我們這里種植的都是品種上好的紅棗,但是銷量卻不盡人意,一年豐收后絕大多數的利潤都是被中間商分走了,導致這個原因是當地的交通保鮮運輸能力不如中間商,無法實現“村民-最終購買人”的銷售模式,繼而村民不是最終受益人,同時,該村莊地理位置偏僻,棗農沒有好的渠道去進行銷售,為此,同學們向其講解如何使用直播平臺來進行售賣,由此可見如何實現好的銷售模式便是我們實踐隊需要提供援助、棗農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