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一行在煙臺市開發區城市展示中心的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開發區歷史發展歷程,城市化發展,產業聚集,未來的城市建設和產業布局規劃。通過講解人員和展示中心宣傳報了解到,煙臺市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山東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和載體,煙臺開發區始終堅持擇“強商”選“好資”,先后出臺了先進制造業、創新型開發區等高含金量政策。

未來煙臺市將以科創總部為核心,在空間結構上打造科創中軸東西方向上建設超級走廊,東接海上世界,西連開發區產業發展核心;形成兼備研發中心、經營中心及科創總部、結算中心的超級走廊。在南北方向上打造科創中軸,依托夾河生態廊道東岸,引導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高端產業、中外合作大學等創新資源集中布局。輔以文化創意、品質社區等功能,形成南北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創中軸。

之后團隊一行,在團隊一行在芝罘區工信局信息技術產業科科長盧希鵬的陪同下與中集來福士集團進行對接,進行訪談調研。中集來福士前身可追溯到1977年成立的煙臺造船廠,多年來集團圍繞“大海洋、新海工”戰略,業務涵蓋海洋油氣、海洋漁業、海洋清潔能源、特種船、海洋空間利用、資產運營管理等領域,構建海洋資源綜合開發的產業格局。擁有員工近4000人,其中研發技術人員約1000人。
根據訪談了解到,中集來福士集團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了核心產品的自主設計、自主知識產權從零到100%的突破,國產化率從不足10%提高到60%,躋身世界海工裝備EPC的第一梯隊。截至目前,累計交付近百座各種類型的海洋裝備,包括11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占中國同期80%、全球25%的市場份額。其中,“藍鯨”系列超深水鉆井平臺作為核心鉆探裝備,先后助力我國可燃冰首輪和第二輪試采成功。
中集來福士集團加速承接全球海工產業向中國的區位轉移,2023年6月,煙臺市與中集集團全面戰略合作簽約暨中集零碳智造產業園揭牌儀式在東山賓館舉行,零碳智造產業園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依托煙臺市環渤海區域扎實的海工基礎,突出的區位優勢和人才資源,將拉動海工產業鏈上下游在煙臺聚集,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全球海工產業向中國區位轉移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