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三農”問題,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指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三農”工作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實踐團牢記總書記囑托,從科技小院出發,越來越多的南工學子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7月16日,實踐團來到西峽縣丹水鎮袁莊村實地觀察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民生事業等方面的改變,對現有科技小院、種植農戶、相關企業的基點分布及運行狀況實地考察。袁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波就當地菌類的養殖情況、產業發展前景、種植技巧等方面對隊員們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分享了近幾年袁莊村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實踐團在特派員帶領下學習了袁莊村科技小院的創辦由來、發展現狀和工作成效,并與當地農戶就農業特色種植進行交流。
7月17日,實踐團實地探訪河南伏牛山百菌園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最成熟的“佰菌園”牌系列菌種生產種植基地、干菇產品、食用菌生產輔助設備。了解該公司的液體菌種培養技術,切身觀察液體菌種的深加工,觀看原始菌種通過混合、裝填、殺菌、接種、培養五個流程進行現代化生產的全過程,生產過程使用的先進滅菌設備和全自動接種機器。參觀學習菌菇原產品及深加工包裝、分揀、運輸的火熱場面。學習農副產品及食用菌脆片深加工休閑食品,了解目前菌菇深加工的主要方式和產品,熟悉產品的優點和價值,結合所學設計農副產品元素包裝,為企業發展助力。
7月18日,實踐團前往菌菇生產基地,實地調研菌菇原產品加工。在相關負責人的解答下,學習“菌光互補”項目、“雙百共富”發展模式的內涵,帶領隊員們走進智能溫控數字大棚、養菌車間和料棒生產車間進行參觀。了解有機香菇的生產流程、生產優勢和農戶合作模式、香菇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全面感受脫貧前后鄉村變化和鄉村農業發展現狀,汲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業經驗,了解鄉村農業仍存在的難點,以實際行動推動鄉村振興,科技力量為產業發展賦能。
隨后,實踐團協助科技小院開展講授農技宣傳、引導當地村民參與,為村民介紹食用菌主要的深加工技術與產品,透析菌類產業發展現狀、前景和預期收益,科普菌類產業在林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對菌菇深加工產品增值收益進行通俗易懂的講解,為種植戶宣傳南陽市對菌菇產業的大力政策扶持。同時對種植戶關于食用菌加工技術、加工產品的發展方向、未來前景等方面疑問進行解答。團隊成員深入基層農戶,進行菌菇產業優勢的政策宣傳和經濟價值,與村戶面對面地交流和溝通,拉近距離,調研記錄農戶種植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將菌菇走出鄉村,走出地頭,帶到城市,助力鄉村振興。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生化學院組織動員青年學習服務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投身鄉村振興偉大實踐,通過參觀企業生產、鄉村變化,了解國情社情民情,走過看過體悟過,方能讀懂今日中國,感受鄉村振興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扎根鄉村,帶領鄉親們通過“科技蘑菇”增收致富,以青年的拼搏與奮斗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