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勿忘紅色文化,寓教于樂勝讀萬卷書籍。為砥礪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魁星白澤隊于7月4日前往廣東省開平赤坎鎮騰蛟村南樓和開平博物館,以“涉紅園慰忠魂,訪文館習歷史”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魁星白澤隊與鶴山市餐飲行業協會、福建商會代表于南樓合影
陰陽萬里何曾忘,四十年來不死魂。
瓦白的大門刻著“一樓作砥柱中流氣吞風云不讓田橫五百,七子護河山半壁心堅金石雄于項羽八千。”滿園松柏擁護著七烈士的雕像,我們走下臺階,默默注視著眼前的勇士——他們手舉槍桿,眼神堅定,昂揚之姿向曾經的敵人、路過的拜訪者宣告自己崇高的信仰。他們保家衛國,上愛祖國下愛同胞。在他們的手下日寇死傷無數。

南樓七烈士雕像
南樓斑駁的泥墻滿是彈痕,它在悄無聲息地述說當年的故事。身在異國回鄉組建騰蛟護衛隊的起源、四處淪陷堅守到底的孤勇、英勇就義妻離子散的悲劇.....春風已解千層雪,后輩勿忘先烈恩。實踐隊員們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決心拍攝紅色宣傳視頻。
拍攝途中,恰逢福建商會黨支部書記顏清富先生,市餐飲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胡潤勤先生帶領同事來到南樓開展“追尋先烈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黨建活動。工商聯秘書長吳堅毅先生也一起出席了活動。他們表示紅色資源是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注意到我們的拍攝,積極贊揚和鼓勵了我們宣傳紅色基地、講好紅色故事的做法。我們也為他們進行了南樓七烈士故事的講解。
銅瓷古玩已琳瑯,書畫錢泉更滿墻。
開平博物館于1982年成立。占地面積7738.9平方米,建筑面積4115平方米。主體建筑四層,有多區陳列,被評為“2021年江門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是綜合性博物館。實踐隊員來到開平市博物館獲得講解員熱情的接待。講解員帶我們一起領略開平市優秀的歷史文化并參觀文創產品。講解員以深入淺出地形式讓我們沉浸在歷史的海洋中,久久不能回神。金山箱明信片、銀信印章致和堂,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歷史都如此沉重和精彩。
學校: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隊伍:魁星白澤隊
作者:潘姚馨

魁星白澤隊實踐小分隊開平博物館合影
“我記憶尤深的是一張圖片中帶著腳銬的老爺爺。他的皮膚黝黑,衣衫襤褸,眼神黯淡無光,臉上滿是風雨侵襲的痕跡。我以為他已經五十歲了,可講解員告訴我們他才二十歲。朝陽般的年紀卻在異國他鄉被奴役,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隊員羅渙期感慨道,情不自禁地又看了一遍歷史介紹和圖景。
歷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歷史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歷史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可靠的好老師。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實踐隊員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眼前的一件件文物,時不時點頭感慨開平歷史的發展。“很高興青少年能積極學習僑鄉文化,了解開平歷史,這有利于擴展青少年眼界的廣度、挖掘歷史思想的深度、拔高文化的高度。”開平市博物館講解員如是說。

開平博物館講解員為魁星白澤隊隊員講解
歷史車輪滾滾前進,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此次活動實踐隊員們學習、了解、傳播紅色故事,弘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之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時代力量,提供紅色精神源泉。魁星白澤隊會繼續努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