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為進一步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情況,2023年7月16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實踐隊來到山東省淄博市 “西冶工坊”,深入學習博山琉璃制作手藝,助力傳統手藝的在新時代、新技術下的創新發展。
實踐前期,隊員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琉璃文化作為淄博市博山地域特色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千余年發展史。經過數代人傳承發展,琉璃技藝爐火純青、精品層出不窮、藝術光彩奪目,琉璃名家的傳世之作不斷地把博山琉璃藝術推向國際舞臺,成為博山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現代化城市”的地標產品和中國文化符號。

圖為隊員們觀摩“海韻如意”的制作 通訊員 邵明陽 供圖
來到西冶工坊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琉璃球與行為藝術的小豆苗裝飾,磅礴大氣的琉璃氣質為實踐隊員留下了深刻印象。緊接著,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開始了工坊參觀之旅。循著琉璃與打磨鉆摩擦的聲音,隊員們來到第一間工作室,只見一座如意在師傅手中也變得玲瓏起來。工作人員介紹到,這是2018年青島上合峰會的一件國禮,名為“海韻如意”,以多色琉璃為原材,采用膠蠟鑄造法生產制作,以會議所在地青島的海元素為基調,將浪花演變為中國傳統的吉祥物——如意。

圖為師傅在制作琉璃葫蘆 通訊員 邵明陽 供圖

圖為工作人員為實踐隊員們介紹國禮琉璃 通訊員 邵明陽 供圖
接下來,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們來到琉璃展廳,工作人員介紹到,近年來,國內外重要場合不難發現博山琉璃靚麗身姿。西冶工坊的琉璃作品也已經有三次登上外交舞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招待晚宴上,“博山琉璃插花擺件”系列擺上國宴桌;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博山琉璃藝術品“琉璃駝隊”陳列擺件再次以藝術的形式為活動主題增光添彩。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包括席簽架、呼叫器、置筆臺、礦泉水托、口杯及毛巾托等元首會議所用“博山琉璃用品套件”擺上了會議桌。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們梳理了琉璃與玻璃、樹脂的區別,傳授了識別珍琉璃的部分方法,為實踐隊員打開了非遺文化的新大陸。在實踐結束時,工坊的師傅們趕上休息時間,時間隊員們對師傅進行了采訪,師傅講到“做琉璃作品雖然枯燥機械,但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能做出好的作品”。面對如今發達的新媒體,師傅感慨這個時代讓琉璃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讓傳統文化和非遺以別樣的方式得以傳承。

圖為實踐隊員們采訪師傅 通訊員 邵明陽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