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五四青年節“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啟動以來,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者組織圍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內容,通過實施一批示范性項目,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取得實效。為響應團中央,跟上志愿之風,我院在三下鄉主題活動下組織了““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百人行”的活動,讓志愿者們在他們所在城市的鄉下,較偏遠的地區,開展對留守兒童們進行支教活動。
于七月十號上午八點,志愿者前往留守兒童的家中,剛剛開始的時候,留守兒童還是有些膽怯,不愿與志愿者多交流,但在時間的流逝中,他逐漸敞開心扉,讓志愿者更加深入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他與爺爺奶奶相依,志愿者了解到后,首先幫助留守兒童輔導作業,幫助留守兒童更加好的完成學業,畢竟讀書是最好的出路。之后志愿者帶著留守兒童進行繪畫,來了解生活的美好。留守兒童的家庭并不富裕,在炎熱的下午,已經汗流浹背的志愿者并無抱怨,只有老舊的電風扇發出呼呼的風聲。志愿者在七月十一,十二號都前往留守兒童的家中,給予幫助,不僅僅輔導作業,欣賞美文,還給留守兒童講父母的苦楚,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這個小康社會,任然有許多人要為生活奔波,遠離家鄉,留下孩子,出門賺錢,忍耐對孩子的不舍,為的是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條件。從此次支教來看,不僅僅讓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你,也是讓志愿者了解到社會上還有不少的留守兒童,在未來,需要依靠努力來幫助他們,支教雖然是免費的,愛心卻是無價的,短期的支教讓更多人知道了解留守兒童,提高社會關注度,從而改變社會現象。因此,支教活動的增加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大學生鍛煉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實踐能力,更是展示我校風采的最好平臺。本次“三下鄉”活動即磨練了我們青年大學生的意志,也培養了大家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和團隊的精神,實現了“實踐社會,鍛煉自我”的目的,也為將來如何更好的引導我校的學生進入基層,服務基層做出貢獻。“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解了社會,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用自身的實踐行動去關心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暑期“三下鄉”是我院每年都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我們希望可以澆灌他們渴望知識的幼小心靈、啟迪他們幼小的創新思維,為留守兒童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們也希望全社會一起行動,關注留守兒童,攜手共圓他們童真幼小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