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該團隊依托新聞與傳播專業優勢,以江蘇長江文化為調研脈絡,從傳播力的視角考察長江江蘇段的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在主流媒體的傳播現狀,并提出增強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傳播力的對策與路徑,“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用青年學生的力量,助力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傳承與傳播。
在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老師的指導下,團隊基于產學研融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理念先后到南京市的維賽客、睿悅元宇宙企業、揚州市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廣陵古琴社團等企事業單位進行實地考察訪談,并廣泛搜集學習有關長江文化的各類文獻,對長江江蘇段代表性的物質和文化遺存進行梳理總結。在線上會議中,團隊提出從“增強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傳播力”這一命題的子概念出發,提煉出江蘇長江文化傳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與變量。團隊成員分工協作,通過研究有關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傳播的優秀案例,依據多層次概念維度,形成了測量長江江蘇段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傳播力的科學指標體系。團隊深入研究江蘇長江文化中適合主流媒體傳播的重點內容,依據傳播力指標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文本內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江蘇長江文化的傳播現狀展開系統調研,并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工具對江蘇長江文化符號在主流媒體的報道數據進行統計。同時,團隊成員深入研究數智化賦能江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方法途徑,成立“國家文化公園元宇宙數字場景建構”融創實踐工作坊,綜合運用現代信息和傳媒技術手段,加強江蘇長江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弘揚。
團隊成員表示“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通過求真務實的調查研究,在學中干、干中學,一方面深入了解學習江蘇長江文化的歷史機理、傳承脈絡與時代價值;另一方面從江蘇長江文化的內涵特征、價值闡釋、傳承弘揚三個維度深入研究其傳播力、影響力、感召力,持續不斷地將江蘇長江文化資源創造性地轉化為涵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動能,充分激活江蘇長江文化的歷史資源稟賦,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高質量建設,將長江文化融入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