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初“心”,躬行至善憶崢嶸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 莊嚴的宣誓聲響徹教室。7月2日,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師生臨時黨支部集體重溫入黨誓詞、預告支部正式成立。臨時黨支部全體成員共同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重要講話視頻。

圖 臨時黨支部全體成員觀看視頻
支部大會上,臨時黨支部書記羅茜號召全體成員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擔負起陣地建設、政治教育等黨建職責,凝心聚力共同做好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指導老師鐘純寄語各位學生黨員,希望大家能在實踐過程中時刻具備補位意識、共同克服實際困難,在實踐中增長知識、擴展視野,自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員使命,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偉大實踐,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
觀看視頻后,支部成員積極開展交流討論、發表感悟。退役復學的實踐團隊長曾創來結合當前暑期實踐活動發表個人看法,他呼吁成員以黨的指導思想武裝頭腦,將理論與當前實踐活動緊密結合,促進社會實踐工作創新開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隨后,瀟湘學院21級文學二班劉健以創新思想為核心,鼓勵成員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繼承優秀傳統,將專業所學化為現實行動,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敢擔當的新型應用型人才。
潤童“心“,薪火相傳夢飛揚
“孩子們請看大屏幕,你們在其中發現了什么?噢,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對嗎?回答的真不錯!”為調動鄉村留守兒童學習紅色精神、爭做先鋒榜樣的積極性,7月2日,在臨時黨支部的指導下,實踐團開展“童心向黨”課堂系列專題活動之紅色文化教育。筑夢開學第一課,羅茜為木腳完全小學學生授課《童心向黨——犇騰向前》。課程緊緊圍繞黨的成立與百年光輝奮斗歷程,貫徹“學史明理、學史增信”紅色思想,以輕松歡快的宣講互動、別有風趣的游戲活動等多樣形式為留守兒童們宣講黨史知識,引導他們以學增智,理解“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刻內涵。

隨后,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艱苦奮斗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踐團教學組志愿者們開設歷史文化課堂,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通過做游戲、觀電影、講故事、學黨史等豐富有趣的活動形式,以真實經典的紅色文化在木腳完全小學的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愛國的種子,一同追尋紅色記憶,發揚紅色精神,使革命薪火世世相傳、代代賡續。楊沛瑤小朋友在看完《雞毛信》電影片段后堅定地說道:“海娃很勇敢,我也想要成為像他一樣勇敢的人,用自己的力量為我們的祖國做貢獻。”
該系列專題活動將思政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探索思政教學引導專業實踐,為此,“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實踐團歷經6小時350公里的長途跋涉,擊穿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壁壘,將科學理論的小課堂與社會行知的大課堂結合,實現了專業與人文、育人與育才、理論與實踐的無縫連接,打通了“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既為黨史學習教育注入新活力,又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系紅“心”,同心共筑強國夢
妙筆童心,筑夢未來。特色繪課上,實踐團志愿者們耐心指導學生制作國防主題教育手抄報。絢麗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可愛的簡筆畫,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學生按照相應步驟創造出稚趣童真的多彩畫作。繪畫內容涵蓋國防保衛、愛國感恩、航天探索等多種主題,為學生們帶來與眾不同的趣味課堂體驗,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拓寬興趣,進一步拉進學生與志愿者的關系。

當天筑夢課堂課程接近尾聲,實踐團志愿者們為同學們展示武術少年拳,并從少年拳的特點、動作的重難點逐節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與教學。武術作為中國最早的起源文化之一,以此幫助開發少年兒童的柔韌、靈敏、耐力、速度等能力,有利于促進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高。面對一些動作不標準的學生,實踐團成員逐個耐心指導,孩子們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展現其對武術的熱愛,同時也在鍛煉中親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
此次“2023筑夢課堂”支教活動,退伍先鋒隊及實踐團隊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學,助力鄉村兒童健康成長,豐富其知識視野。同時,進一步發揮了退伍先鋒隊用自身行動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幫助社會的作用。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風采。實踐團隊隊員把青春融入實踐,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用實踐和奮斗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審稿:羅茜 葉軍 廖雙紅
文字:李紅霖 黃利飛 張楓
圖片:鄧喜萍 何玲 湯莉娟
編輯:張楓
文字:李紅霖 黃利飛 張楓
圖片:鄧喜萍 何玲 湯莉娟
編輯:張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