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中華兒女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參觀大別山革命紀念館時說道。在我國中部,鄂豫皖三省之間,有一座綿延八百里的山脈,她就是大別山——一座革命的山、紅色的山、英雄的山。在長達28年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軍民浴血奮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偉大功勛,作出了巨大犧牲。從這里,走出了3支主力紅軍、349位開國將軍。這里山山埋忠骨、嶺嶺鑄忠魂,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和“將軍的故鄉”。在漫長的革命歷程中,大別山百萬英烈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光輝燦爛的大別山精神。大別山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為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來到了安徽省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區,在此隊員們充分了解到紅色文化,為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勇敢無畏的精神深深折服,也堅定了弘揚紅色精神的信念。
在革命紀念館的展墻上,隊員們發現了一張黑白照片,它透過斑駁歲月,讓我們窺見中共特別支部舊址——小甸集小學的歷史原貌。100年前,就是在這間開著木柵小窗戶的教室里,鄂豫皖邊區的第一個黨支部誕生了。正是這紅色星火引燃了日后大別山革命事業的燎原之勢,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在這里開展的革命活動始終與中國革命保持同頻共振。再往里走,展臺上陳列著一雙布滿破洞的草鞋,一個被鮮血浸透的日記本,一張磨損的黑白照片,一個飽經戰火摧殘仍舊閃耀的黨徽,一個被炮彈轟擊過依舊锃亮的沖鋒號角,一面被無數革命先烈傳遞過的旗幟……我們看著這些,不禁熱淚盈眶,現如今的人民安康,國家興盛都不開曾經先烈們的浴血奮戰。漫長的革命斗爭中,不管形勢多么險惡、斗爭多么殘酷,大別山戰士們始終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不屈不撓地開展革命斗爭,鑄就了28年紅旗不倒的輝煌歷史。
走出紀念館,我們來到了大別山烈士陵園,高高的陵園大門莊嚴而肅穆,微風輕撫著蒼松翠柏颯颯作響,似乎在告慰安葬于此的革命烈士們。一座座墓碑堆砌成中國革命勝利的長城,一段段墓志銘概括了烈士們壯烈的一生。我們穿過這些墓碑,看到一面雕刻了108位開國將軍肖像的紅玉浮雕。將軍們站在這里,看著祖國海晏河清,國泰民安。再往里走,我們來到革命紀念碑碑下,看著紀念碑上閃閃發光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們心存敬畏景仰,齊齊敬禮。隨著太陽西斜,我們也走出了大別山革命紀念區,回想今天所聞所見,我們收獲頗多。
通過此次紅色文化追憶之旅,我們意識到大別山的革命斗爭雖已成為歷史,但大別山紅色文化永不沒落。紅色文化見證了革命前輩對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讓我們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鈣更加充足的動力源泉。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紅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作者:吳余欣)
作者:吳余欣來源: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閱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中去、到實踐中去、到人民中去”的號召,增強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
為了調查社區與居民是如何進行溝通交流的,曲阜師范大學守望鄰里小分隊實踐隊來到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蘆湖社區進行深入走訪調查。
為切實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普及垃圾分類宣傳,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2022年12月26日,曲阜師范大學“變廢為寶”實踐團以線
12月31號上午,為探尋身邊中的勞模精神,為尋找群眾中的勞模風采,為更加深入地將勞模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并帶進生活,倡導
為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全國各地都進行了環境的優化。為探索環境優化的成果與作用,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守望鄰里小分隊”實
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凝光志愿小隊開展第一次線上會議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經滄桑,黨在歷史上所孕育出的豐富的紅色資源,淬煉了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構筑起了綿延
  為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來到了安徽省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區,在此隊員們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