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變廢為寶”實踐隊的隊員們來到單縣園藝街道,街道的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實踐隊員,并對實踐隊員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與工作人員的交談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目前單縣全域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不少社區都已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并配備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宣傳監督。短暫交流過后,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參觀了社區的垃圾分類設施,但由于近期疫情原因,居民們為防控減少了戶外活動,大多在家中自行分類垃圾,實踐隊員并沒有在社區垃圾分類設施旁看到正在進行垃圾分類的居民。社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疫情的確給當地垃圾分類的宣傳和監督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發現,社區的垃圾分類設施中不同類型垃圾桶的設置并不明顯,垃圾分類標準有所出入,社區的垃圾分類設施有待改善。
在結束與社區工作人員的交談之后,實踐隊員深入社區居民樓,對當地居民進行了采訪,有的居民表示自己之前從未聽說過“垃圾分類”這個名詞,也是近兩年社區普及之后才有所了解,有的居民則表示自己只是按照社區的要求去做,并不了解“垃圾分類”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何意義。其中年紀較小的居民對于“垃圾分類”了解程度較高,而年紀較大的居民對于“垃圾分類”了解程度較低。較年長的居民董先生告訴實踐隊員:“以前自己的垃圾分類知識都來自社區的宣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使自己的消息過于片面化,并不了解真正的垃圾分類,但近兩年不少電視節目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的講解,這使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垃圾分類。”采訪結束后,實踐隊員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普及,通過宣傳手冊和ppt的形式為當地居民更為細致的講解垃圾分類的分類標準,并明確了“垃圾分類”是讓廢物得到更好利用的主要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垃圾的不合理處理造成的土地污染、水污染等,讓城市更整潔,生態更美好。
隨后,實踐隊員和當地工作人員一起對社區的公共區域進行了打掃,并進行了垃圾處理。在打掃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目前單縣社區的衛生打掃工作大多都外包給了當地保潔公司,由保潔公司調控人員對每個社區進行公共衛生的打掃,并將各個社會居民產生的日常生活垃圾統一分類運輸后,進行集中處理,這種垃圾處理模式,不僅減少了人力物力的資源浪費,也讓單縣社區的衛生管理統一標準,使社區更加整潔。進行垃圾的統一處理,也減少了生態污染,讓單縣真正的做到生態綠色。
經了解,單縣目前正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不少生態旅行項目已投入開發,單縣的生態項目建設是讓單縣的環境回歸自然,讓來這兒休閑度假的游客可以放松身心,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這也是單縣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目標,雖然目前單縣的垃圾分類設施有待完善、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有所欠缺,但與前幾年相比,居民生活中垃圾分類進行的頻率明顯提高。在此期間,單縣各社區通過社區宣講、分發宣傳手冊、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等手段不斷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社區衛生問題較前幾年有了明顯的改善,相信通過當地政府的不懈努力,垃圾分類可以真正的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