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理論研究。團隊依照概念界定——現狀探究——問題分析——路徑提出的研究思路,進行研究探索。團隊成員在閱讀大量學術研究文章的基礎上,結合現狀,對概念作了明晰的界定;在廣泛了解與閱讀現有神話傳說劇本化作品的基礎上,對神話傳說劇本化的現狀進行了探究與存在問題的提煉與猜想;通過問卷的投放及訪談的開展,檢驗猜想與假設,在受眾理論的視域下總結現存問題及受眾喜好;最后根據以上的研究提出劇本化發展的路徑,為后期創作實踐的開展提供理論指導。
第二部分是資料搜集。團隊選取了嫦娥神話為改編對象,搜集了從周至近現代的嫦娥相關神話傳說的不同版本,并對各種版本及其精神進行了梳理與總結。團隊挑選了合適的流傳版本及其核心精神,進行主題提煉與轉化,形成劇本總脈絡及各部分劇本的大綱。
第三部分是劇本創作。小組成員分工進行分劇本的創作,并選取劇本殺這一當下流行的形式進行轉化。劇本創作完成后,大家一起討論,并進行互評互改,劇本聯動,進一步修飾劇本。根據劇本創作的不同形象的嫦娥,團隊還聯系畫師進行了形象設計。
團隊下一步預計完成完整劇本殺的創作與轉化,并招募志愿者進行試玩,收集反饋后進一步優化劇本與玩法。
作為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它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更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前進的源泉和動力。因此,對神話傳說在當下社會的保護和傳承,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團隊做到了將學術性與應用性相結合,是一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改編的有效實踐。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不僅自身了解了嫦娥神話傳說的各種流傳版本,還對神話傳說劇本化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路徑有所把握。通過本次實踐,團隊成員通過運用深化了對理論的認識與應用,增強了調研能力,提高了資料檢索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