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是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動的震驚世界的革命,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行的一次偉大而艱辛的探索。上午九點,團隊成員到達了辛亥革命博物館,該博物館共分為五個展廳,第一展廳名為晚清中國。剛一進展廳,南京條約、虎門條約、黃埔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伊犁條約等晚清一條條不平等條約被刻在墻上,墻面向內傾斜,成員們仿佛能感受到當時的中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被深深地震撼。《辛丑條約》簽訂的場面復現更是讓大家看到帝國主義談判代表們丑惡的嘴臉。同時更令成員們感到,正是當時中國的種種弊政、封建專制導致國家的落后屈辱,迫切需要轉型變革,于是辛亥革命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了。


通過今日在辛亥革命紀念館的參觀,團隊發現,歷史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撫今追昔,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發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并為之奮斗的偉大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立科技強創新”在中國從來都不是口頭上的說明。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但前路不會平坦,在未來,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更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文字:公共管理學院赴湖北武漢社會實踐隊 陳星彤 歐倩茵
攝影:公共管理學院赴湖北武漢社會實踐隊 季佳樂 馬怡睿
攝影:公共管理學院赴湖北武漢社會實踐隊 季佳樂 馬怡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