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團隊成員到達裴寨社區,參觀裴寨新村習書堂。據相關人員介紹,“習書堂”是黨員和村民都喜歡的學習充電的場所。每月10日和20日晚上,社區都要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采取領學與自學相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其他鄉村發展經驗相結合、學習文字資料與觀看視頻相結合、在村里學與走出去學相結合等方式,使黨員干部學出效果,學有所獲。隨后,團隊成員又參觀了裴寨村跨境電商體驗店。體驗店里,既有傳統產品小米、玉米,又有升級產品黑芝麻核桃桑葚粉、二十八谷散等代餐粉。通過網絡銷售,許多村民的經濟收入都實現了大幅提高。

8月25日,團隊成員來到王莊村,學習了解了王莊村的相關政策制度。在“詩禮傳家、孝善治村”的優良傳統下,王莊村將自身形象定位為“街院老巷、詩禮王莊”,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規范管理綜合改革工作,著力打造綠色宜居、生態優美、發展可持續的村莊景觀風貌。為保障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王莊村還著力于提升基礎設施、增加群眾休閑活動空間。并通過與在外經濟能人合作,多措并舉發展集體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此外,王莊村在村內大力弘揚孝道文化,通過成立老年人協會、開辦國學大講堂等活動,發揚文明鄉風。
8月29日,在電視臺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走訪了耿莊村。1995年,退伍軍人耿瑞先擔任黨支部書記后,與班子成員一道繼承發揚部隊優良傳統,帶領全村干部群眾白手起家,艱苦奮斗,歷經幾年,把一個昔日負債累累,社會治安混亂,群眾上訪不斷的窮村建設成了國家級文明村。以耿瑞先為代表的村干部班子,以實際行動做到了“把大眾的呼聲和需要當做第一旌旗燈號、第一需要”。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迅猛,鄉村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同境況的鄉村探索出了不同的致富道路。但相同的是,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用政策助力農村發展,才能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