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上午9時,實踐服務團隊成員到達三澗溪村委黨群服務中心,與三澗溪村團委書記李其曉成功會面。首先,在李其曉書記的帶領下,實踐團隊來到了三澗溪鄉村振興展館,2018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考察三澗溪村時的歷史性時刻在進館后的屏幕播放。團隊成員們專注觀看展館所展示的內容和認真傾聽李其曉書記的介紹后,學習到想把村莊治理好,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三澗溪村黨支部書記高淑貞到村后的第一要務就是將原本人心渙散的村兩委班子換血。高淑貞書記在廣聽民意、訪賢問計的基礎上,將做事穩妥的葉恒德、勇于擔當的李云寬納入班子,與原班子中辦事利落的徐紹霞、做事本分的馬素利一道,組成了新的村兩委班子。事實證明,這一強有力的新班子,是三澗溪村后續得以大力發展的首要因素。
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走出展館后,恰巧碰到兩位爺爺在路邊乘涼,團隊成員們便和爺爺們聊起了家庭收入的問題,談及收入,爺爺們是肉眼可見的開心,據了解,為讓每位農民都富起來,三澗溪村建設了美食街項目,充分融合國內街區美食、夜市文化的特色,打造章丘“美食街”和“夜經濟”消費模式地標,吸引當地市民及外地旅游消費者。美食街自開業以來,每日人流量可達萬人,商戶每日純收入能達到900元,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三澗溪村注重發展集體經濟,建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并圍繞做大做強產業、多渠道助農增收,三澗溪村積極探索“支部領辦、合作經營”路子,在“集體經濟合作社”基礎上,組建土地、勞務、旅游和置業股份合作社四大合作社,每個合作社都是黨員帶頭先干,蹚出路子后,再把村民吸收進來。旅游股份合作社充分發掘地域特色、傳統文化等資源稟賦,全面融入產業發展、歷史記憶、特色民俗等要素,修復古村落、古建筑,打造各色鄉居民宿等,構建賞游娛學農食購宿于一體的慢生活體驗區。目前,一期200米的古地道核心區已實現南北貫通;和濟南文旅合作的13套民宿已經開工建設;由中康國際投資的醫養項目,正在對舊民居進行改造。置業股份合作社積極發展樓宇經濟,已投資建設9000平方米的商業中心,該項目創新鄉村旅游載體,通過“黨建 文旅”發展模式,打造集黨建培訓、紅色教育、村級公共服務、旅游購物等于一體的產業振興綜合體,落成后可安置300余人就業,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00余萬元。
人才振興是保障
在與李其曉書記的交談中,團隊成員們了解到,2016年,他結束了2年的軍旅生涯,同廣大退役軍人一樣面臨人生的一次艱難抉擇,也曾迷茫、也曾不知所措。但當回到家鄉,看到家鄉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受著鄉村振興的發展熱潮,他決定在家鄉干一番事業。就這樣,李其曉在家鄉扎下了根,根向著更深處伸展。如今,李其曉已經實現了從一名軍人到一名團干部身份的轉變,積極創業、投身村級事務、服務青年發展已經成為他的日常。三澗溪村注重人才振興的問題,而且高淑貞書記的用人之道獨具一格,十分契合農村的實際情況:人盡其才,把短處變長處,讓愛挑撥的人管調解,讓愛打架的人管治安,讓愛挑事的人管監督,讓愛提意見的人出點子。她的這種做法被人譏諷為“用歪苗”“收破爛兒”。高淑貞在村民代表大會上說:“如果只盯著人的缺點,天下無可用之人;如果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到處是可用之人。……‘歪苗’只要從小扶正,也能長成參天大樹;‘破爛兒’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可以變廢為寶。”高淑貞的用人之道讓村里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紛紛回村想謀個差事,高淑貞也欣然接受了他們。在后來村里修路、治水、征地的過程中,他們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他們有的還借錢買來挖掘機、工程車,紛紛到村里的修路等各類工地來攬活(當時的農村工程項目還沒搞招投標)。這些人中有優秀者組建了施工隊,后來辦成建筑公司,資產增至上千萬元,這些人都成為了三澗溪村農村基層治理最早的人才支撐。
產業振興是農村基層治理的重要引領
最后,團隊成員們來到了三澗溪數字服務中心,在與工作人員的交談中,團隊成員們了解到過去的三澗溪村是小鍛打、小煤礦、小石灰窯、小焦寶石礦等“四小”產業的天下,村子周邊煙囪林立,一年到頭天空都灰蒙蒙的。而如今的三澗溪村,現代農業基地,集約型經濟園區,優質三產服務,構筑起產業振興的四梁八柱。 借助浪潮云洲輸出的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三澗溪村產業插上了數字化翅膀,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富民強村道路上闊步向前。因此,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
此行三澗溪,感悟頗多,學習了很多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總的來說,可概括為四大條:抓班子、增收入、引人才、興產業。三澗溪村已經給我們樹立了農村基層治理的示范標桿,這又正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學習三澗溪村的先進經驗,又要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規律,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