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助力美麗鄉村建設,6月28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秸合新膜力”實踐團隊圍繞農業生產過程中農用地膜的使用狀況,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回收利用會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深入浙江紹興、江蘇徐州、連云港、河南開封等地農村農場考察調研、推廣新型生物可降解地膜,不斷探索防治殘膜污染新途徑,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走訪當地農場村民后發現,雖然國家積極倡導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但仍有許多農場、農民因成本原因,依舊使用不可降解地膜,農田存在留有大量殘膜等危害土地質量的問題。因此,團隊成員結合復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專業背景,以可降解產品技術為切入點,對秸稈制成的可降解地膜進行推廣,引導農民采用正確的垃圾處理方式對地膜進行回收、分類、處理。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助力雙碳愿景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實踐團隊在各實踐地開展理論宣講。實踐團隊在開展理論宣講之前,精心設計調研問卷,通過線上線下發放問卷、實地走訪等方法對村民可降解知識、禁塑認知和環保行為進行調研。團隊完成調研隨后返回南京,來到南京沃盾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了解各個生產廠房內的各種機器的運作原理和過程,并深入討論研究適合調研結果的地膜配方,降低地膜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地膜質量,無毒無害無污染實現全降解,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細致的地膜配方方案。團隊致力于實現農膜因地制宜的偉大目標,助力綠色環境的同時也幫助當地農民實現了作物增產。在完成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并制定好方案后,團隊利用自身優勢,制作宣傳視頻,加大宣傳力度,在各大平臺,如微博、抖音、報紙雜志等,積極投稿并獲得了大力支持,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宣傳度。經由本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從“學習者”和“宣講者”雙重身份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更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振興服務的決心和信心。
作者:南京工程學院秸合新膜力團隊來源:南京工程學院秸合新膜力團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