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期大量數據的收集整理,團隊了解到安徽省內宿州市的“三瓜公社”數字經濟盛行,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相互融合發展,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慢慢將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進行經濟發展,并獲得了可喜的成果。團隊認為,探究“三瓜公社”的農業結構性轉型之路必定對團隊調研數據有所幫助,遂確定其為實踐活動的主要調研地。
2022年7月10日10:00,實踐團隊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踐活動。首先,團隊成員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線上問卷與線下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三瓜公社”,對基本數據進行了收集。尤其是一些長年從事農業生產的職業農民,是團隊的重點訪談對象。隨后,團隊提供了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推薦信,負責人員積極配合向團隊介紹當地農業現狀,如當地主要的農業方式,當地農業數字化的程度及產城結合的進程,同時還提供了當地農業生產較大的農戶名單和當地農業數字化較高的生產基地名單,這對團隊調研數據的收集和調研結果的總結很有幫助。
在負責人的積極介紹下我們了解到,為豐富春節期間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省文明辦主辦的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演出也在“三瓜公社”順利舉行。且“三瓜公社”按照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理念,融入“互聯網 + 三農”發展理念,構建集一、二、三產業與農旅相結合的“美麗鄉村”發展系統,推動三瓜村的全面振興發展。在建設過程中保護鄉村原有的田林農湖系統,對荒地、山地、林地進行修整保護,修復水系,把鄉村田野打造成詩意棲居、宜游宜業的家園。
不止是豐富的文娛活動,直播帶貨、農旅設計、農家樂、民宿、產業孵化等等形式也在“三瓜公社”遍地“開花”。在小鎮內,農業、電商、旅游以立體化、循環式的形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電商為抓手的新型農業產業鏈,帶動了周邊數個鄉村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為傳統的單一農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元素。
其中包括三大產業規劃:一、南瓜電商村:定位為電商村、農特產品大村、互聯網示范村,目前已經入駐的電商企業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艦店、天貓官方旗艦店、京東等,已經開發出茶葉、溫泉、特色農副、鄉土文創四大系列千余種特色商品和旅游紀念品。二、冬瓜民俗村:主要產業為半湯六千年民俗館、古巢國遺址、手工作坊群。力圖挖掘還原宿州地區 6000 年的農耕民俗文化,打造以體驗半湯地方傳統農耕民俗文化為特色的村莊發展模式。三、西瓜美食村:主要產業為 80 戶風情民居民宿、60 家特色農家樂、10 處心動客棧酒店。與經典溫泉品牌湯山共同組建湯山旅游公司,通過村集體入股和持股,共同開發溫泉康養民宿,拓展村集體經濟路徑。
虎年春節,以“三瓜公社”為主體的鄉村區域還同步舉辦“年貨節”“山貨節”“美食節”等,積極與全國范圍內其他鄉村示范區域聯動。推動了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有效促進鄉村旅游、農產品銷售等,為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增添了新的動力。
2022年7月10日下午18時左右,“鄉村振興助力小隊”圓滿完成了在安徽省宿州市的實踐調研。團隊成員表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研,才能得到對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更進一步的認知。”這次短暫卻又充實的實地調研,使團隊成員對數字農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農業數字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數字經濟之于農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盡可能做大規模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解放農業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發揮數字技術革命原創性,不斷催生新農業,促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民增收空間。農業數字化不是農業和數字技術的簡單疊加,而是從根本上推進農業產業鏈深層變革,并貫穿農業生產、流通和銷售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