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團隊首先來到千年羅漢松旁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館進行參觀學習。據了解,湘贛邊界強烈的宗族觀念和修譜需求,是小河鄉木活字印刷和修譜手藝數百年傳承的土壤。時代變遷,白衣蒼狗,在數碼印刷風行的時代,潘家譜師班始終堅持非遺傳承,在完善木活字印刷工藝的道路上不斷精益求精,在數以萬計程式化的反復中一直以手養心。隊員們端詳著木刻的拓印,凝視著一種叫“匠心”的藝術,感悟著傳承數百年文化的溫度。
隨后調研團隊跟隨原田心村村支書范日葵的腳步,漫步到中國青磚帽盒文化館,“恢復青磚帽盒老工藝,推動民族產業新發展”的標語映入隊員眼簾。整座文化館是由夯土墻傳統工藝修繕而成,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本身就是小河鄉的瑰寶。館內的青磚帽盒藏品曾在2019世界園藝博覽會進行展覽,廣受關注。青磚帽盒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詮釋著中國傳統手工緊壓茶的傳奇和魅力。
“承活字印刷精氣神,展青磚帽盒新氣象。非遺瑰寶作為小河鄉的特色文化資源的同時也為文旅產業賦能,在文旅產業融合的前提下,加入非遺技藝的體驗環節,不僅能夠豐富游客的觀光體驗,還能對小河鄉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調研團隊成員們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