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號召,付諸實踐
為積極響應“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是中華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躍起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赴韓城調研隊于7月24日至7月27日前往陜西省韓城市通過問卷調查及采訪文化繼承者的形式對當地文化傳承情況進行了調研。
深入農村,貼近群眾
7月25日上午,“三下鄉”調研隊前往韓城市盤樂社區對當地群眾進行了問卷調研,向盤樂村各年齡段村民了解了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情況、社會政府對傳統文化的宣傳情況以及傳統文化在當今的活力。從每個村民的口中記錄傳統文化于當今時代在民眾生活中的存續。在利益當先的現代,傳統手工藝的制作成本和工藝較高,且相關高新宣傳手段并不突出,傳統手藝在生活中正漸漸淡出。
承神農文化,傳本草精華,續中藥神話
7月25日下午,調研隊前往韓城市非遺傳承法王醫術所在的法王廟進行了調研。調研隊采訪了法王醫術傳承者,向傳統文化傳承者了解了中藥醫術的技法和其在現代的競爭傳承情況,并在醫師的帶領下記錄了部分品類中藥的植株,如青蒿、白毛草、曼陀羅等。在這里,團隊成員了解到了“望”,“聞”,“問”,“切”等傳統的中醫診斷方法,也了解到中醫在醫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一些傳染性疾病上都有其獨特的作用與療效,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后,中醫也被廣泛認可,逐漸登上了世界舞臺,這是值得每一個華夏子孫驕傲的。通過對藥草的認知,使每個成員真正明白了“鉆技術,鄉村醫生要吃香;識寶貝,草藥遍地不是草”。
取消代溝,促成青年文化
7月26日上午,調研隊伍前往韓城市文化館從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了文化傳承保護的工作進行情況,韓城市具有多項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技藝,包含鑼鼓、建筑、舞蹈、手工技藝、美食等內容,受歷史文化熏陶,當地人舉辦各項活動都是圍繞在鑼鼓聲中的,傳統技藝深入老一輩的生活。但受現代文娛的沖擊,科學技術發展的大浪潮需求,傳統手藝的淡化難以避免,現在主要是由國家政策幫扶和手藝人堅守。為使非遺文化保持鮮活性,應加強對新生力量的培養,尤其是廣大青年。
悠悠華夏千古,脈脈文明永續
7月27日,在感受韓城古城的文化氣息中,韓城傳統文化“三下鄉”調研活動正式結束,隊員們在活動中發揮各自優勢,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是中華文明面向未來的土壤,是實現中國夢的最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慧源泉。韓城鄉土文化深厚,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宣傳也相當緊迫。

問卷調查收集

向法王傳承人學習傳統中醫知識

向法王傳承人學習草藥植株

與法王傳承人及弟子合照

向文化館工作人員了解文化保護工作

與文化館工作人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