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平湖縣城被日軍占領,社會頓如失軌的列車,一種惶恐不安的情緒籠罩全平湖地區。1941年6月6日,日軍為搜捕抗日人士,抓獲140名無辜百姓,在拷打無果的情況下,用刺刀戳、槍把打,將村民推入挖好的坑中,140名百姓全部被活埋,制造了滅絕人寰“百日坑”慘案。在日寇占領平湖的八年里,平湖軍民的抗爭從未斷過,各區、鄉紛紛成立抗日自衛團隊,保家衛國。從上海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之一的平湖人張佐臣英勇就義,到朱軼凡在轉角灣入黨,成為平湖第一位中共黨員,隨后平湖第一個黨組織在轉角灣成立,正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國家的富強而英勇奮斗。

實踐團成員在青少年抗戰歷史宣教館的參觀學習中,對革命先輩這條艱苦卓絕的道路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也更加明白現在和平年代來的來之不易。
蘇嘉鐵路于1935年2月開工興建,北起蘇州、南到嘉興,全長74.44公里,1936年7月正式通車。作為戰時交通大動脈,蘇嘉鐵路在淞滬會戰的三個月里,往前線輸送兵員輜重給養,成為保衛大上海的生命線。1944年3月,蘇嘉鐵路被侵華日軍拆除,運行時間不足8年,成為當時中國使用時間最短、里程最短的一條鐵路。7月17日下午,現代農業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學黨史守根脈踐初心”黨史學習教育團來到了蘇嘉鐵路遺址公園。

“火車”往前,是復建的王江涇火車站,旁邊三座修復后的炮臺環伺其間,墻體厚實,足足半米有余,炮樓內部從里往外可見射擊孔透進來的點點光亮。每一個真實的戰爭烙印無不告訴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就像這個有著80多年歷史的“火車”,這輛“火車”喚醒了我們對于抗戰歷史的記憶。
1937年11月,日軍侵占蘇嘉鐵路全線,這里成為了侵華日軍的重要據點。但鐵路沿線人民,他們的抗戰活動從未間斷。在長達14年的抗戰歷程中,嘉興這座城市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其中一位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沈澤民同志。
沈澤民1900年出生在桐鄉,1920年選擇出國求學,在外漂泊了八年后回到祖國,憑借著高學歷,他被評選為了中央委員。工作期間,他領導軍民保衛根據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強調要把分配土地和擴大紅軍等工作聯系起來,還提出了很多農業措施,使邊區的農業生產得以恢復。1933年11月20日,沈澤民同志由于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離開了我們。直至他離去的那刻還在叮囑戰友“一定要以萬死的精神,實現黨斗爭方針的轉變,去爭取革命勝利!”
站在蘇嘉鐵路的軌道上,實踐團成員們感受到抗戰英雄和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守好紅色根脈。實踐團成員將所思所感化為實際行動,要有革命先輩那種“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豪氣”永葆昂揚向上的斗志,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