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你還不會講普通話嗎?”
人人都講普通話,處處盛開文明花。為傳承弘揚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中華優秀文化,促進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質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的“我們不‘普通’隊”暑期實踐團隊下鄉開展以“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服務地區、服務人群
關注農村地區,聚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較弱的學前兒童、學生、青壯年勞動力、基層干部等。
——活動志愿者
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21級部分本科生(李倩,趙本國,陳巧梅,廖超麗
任小玲,高萍,張悅函,王雪,陸嘉儀,王霞,潘玉璽,程春淋,冷玉祥
韓揚,李娟,張浪,張昌茹,王元圓,王麥娟,洪蔣赟)
——活動內容
2022年6月28日,調研第一小分隊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常州市武進區牛塘鎮塘口村的相關信息,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并得到了當地村委會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小分隊成員采訪了基層干部、學前兒童、青壯年勞動力,通過與他們對話了解到當地普通話的普及情況。
與此同時,為了增添訪談的樂趣和實際效果,調研第一小分隊邀請他們參與詩歌朗讀的活動,大家相處十分融洽,通過這樣輕松歡樂的方極大提高了村民們對普通話的接受程度。
2022年7月7日,為了使這次調研更加準確,調研第二小分隊進行了更大地域范圍的調查研究。他們入戶調查,摸清了當地普通話的普及情況以及各類人群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學習狀況和學習需求,并了解到當地村民對于開展鄉村振興建設的語言需求和語言態度等信息,為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數據。
調研第二小分隊還通過游戲互動,幫助孩子們學習正確的字詞拼讀和古詩朗誦,糾正孩子們的發音和拼讀錯誤,讓他們體會到說普通話的樂趣,激發他們對普通話的學習興趣,更大影響力地推廣普通話。
——實踐小結
在年輕一代中,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很高,基本上人人都會使用普通話,他們認為普通話是最習以為常的、最不可缺少的;中年人則是在青少年與老人、會方言者和不會方言者中扮演著橋梁的角色;會講普通話的老年人并不多,他們感覺到與青年一代有了溝通障礙,操著一口流利的方言,卻無法實現流暢的交談,他們也渴望改變,想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推普道路漫漫,常大人一直在路上
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各地區人們的交流,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建設,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該積極響應國家基層推普工作的號召,學習并推廣普通話,幫助各地區人民加深對普通話的認識和了解。
對于普通話的練習不僅僅在課堂學習上,生活中的交流都是學習的好途徑,說好普通話是規范語言文字的體現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讓我們一起帶動身邊的朋友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實現順暢交流!
推普路漫漫
常大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