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陳獨秀墓6月27日,我們去參觀了陳獨秀墓園,建成后的陳獨秀園已經成為兼有紀念、教育、游覽、生態、研究等多種功能的富有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名勝區,成為國家級重要人文景觀、紅色旅游基地、光榮傳統教育基地和陳獨秀思想研究基地。我們從入口進去,一路經過入口牌樓,墓道,陳獨秀雕像,紀念廣場,小湖,墓冢等等。在牌坊上,還有墓前兩邊的石雕上,都寫著“民主”“科學”的大字,正所謂“德先生”和“賽先生”。代表著陳獨秀先生在當時先進的理念,和對思想解放的倡導。四周都被濃密的樹木包圍著,營造出了強烈且鮮明的紀念性氣氛,表達出了人們對陳獨秀的敬仰與懷念之情。里面還有陳獨秀紀念館,建筑與環境融為一體,氣氛莊嚴而又不失親切。里面陳列了陳獨秀的遺物,并介紹了陳獨秀的優秀事跡,讓我們對陳獨秀有了更加具體詳實的了解。整個獨秀園不僅風景優美,最重要的是它所寄托的是陳獨秀先生的精神信仰,它所陳列展現的陳獨秀先生的遺物以及他的先進事跡都在宣揚著他的偉大貢獻,講述著他的歷史過往,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我對陳獨秀先生了解的更多,對他的敬仰也越發的強烈,列數他的事跡貢獻我都可以說很多,我知道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他創辦的《新青年》雜志,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導了整整一代人。他還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思想指導者。五四運動能夠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那么大的影響,與他的活動、指導、影響是分不開的。陳獨秀先生一生一心為公,光明磊落,絲毫不搞陰謀詭計,不以權謀私,即使在艱苦困頓的晚年,他不接受敵人的饋贈,表現出一個革命者的剛強骨氣和高尚人格。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生毫不妥協,堅決地揭露和批判舊制.度、舊思想、舊文化和社會種種弊病,代表了社會良心,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作為新時代新時期的青年同志,我們要學習陳獨秀先生勇于打破思想束縛,追求先進思想,堅持民主科學的精神,愛國愛黨,勇于拼搏斗爭的精神。同時,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群眾,不斷地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糾正,明確目標。如此這般,我們才能在紅色歷史、偉大前輩事跡中,獲取前進的力量,擔當起當代青年的應肩負起的重任。
作者:陳子俊,鄒金美來源:陳子俊,鄒金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