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兮名龜胡不歸,龜山清秀水含暉“,7月10日,星期天團隊前往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龜湖鎮,與當地政府的謝書記了解龜湖的基本情況。作為兩省三縣五鄉鎮之中心的邊貿集鎮,龜湖雖然伏于群山之間卻具備重要的區位意義,且因其龐大的葉臘石儲量而譽有“世界蠟都”之稱,自然資源獨特且豐富,更有當地特有的作物——“泰上黃”特色黃茶以及高山鐵皮石斛予為其發展添色。
后兩日,團隊先后走訪和參觀了龜乾中藥材種植基地、中國印林公園、霞鼎泰縣泰南茶坪坑黨支部舊址、原石博物館,了解了基地種植的不易和技術人員的艱辛,領略了龜湖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紅色文化根基,感受了泰順工藝石的精致絕倫和匠心制作。
三天的調研中,團隊不斷發現問題并進行反思與總結,認為龜湖目前面臨統籌規劃不足、宣傳和品牌建設總體效果不佳、閑置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但是,找準問題所在,明確發展定位,龜湖村將依托其自然文化資源稟賦、融合創新“石旅+農旅”,為鄉村振興注能。
“常山月,懸金柚”, 8月1日,星期天團隊前往衢州市常山縣樊村,在負責人的帶領下了解了當地的基本情況,村內生態環境良好,山地連綿、水源優質,胡柚產業為該區域極具特色的農業主導產業,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同時,樊村是我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當地人文氣息濃厚,有特色民間藝術婺劇和招賢古渡、古縣遺址等傳統文物古跡。
兩天的調研,團隊先后拜訪了利卿合作社、青賢合作社,具體了解其生產及銷售情況,包括產量、質量、銷售途徑、外銷方向、宣傳政策等情況;同時,我們對常山胡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它品種獨特,兼具藥食兩用的功能,甜酸適度、甘中微苦,風味別具,是少有的涼性水果。
在深入調研的過程中,本團隊對利卿果業的標準化生產有了更明晰的掌握,也明確了目前胡柚產業所面臨的發展瓶頸在于胡柚品牌的知名度與宣傳力度不夠,在對問題進行反思總結后,我們希望通過融合樊村特色產業胡柚及當地傳統文化,探尋出一條能夠打響常山胡柚品牌的創意營銷道路,讓“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真正落實到胡柚品牌力提升的實踐中去,讓鄉村振興道路更寬廣、讓共同富裕更可觸及。
8月7日,星期天團隊又趕赴湖州市德清縣白彪村,在當地鄉鎮負責人熱情的帶領與介紹下,我們基本了解了當地的發展情況。白彪村屬省級傳統村落保護村,地處水網地帶,古橋眾多,生態環境優異;作為多次獲得省級、市級示范村的美麗鄉村,政府也大力對其進行支持與投資,其基礎設施完備,水里水系連通項目實施,水網環境建設良好;同時村內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擁有浙北地區最大的寺廟——永寧寺。
三天的調研,團隊先后參觀并走訪了永寧寺、現代農業園、白彪村建材市場、湖羊養殖基地,水系連通帶,過程中感受到村莊的自然及文化遺產保存十分完好,具有傳統村落的明顯特征;在當地群眾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白彪村內具有現代元素的農業、建材、養殖產業也發展極佳。
此次調研我們也發現了該村目前發展所欠缺的因素,雖自然、文化、政策條件都具備,但是沒有形成一個體系性的發展方向,各項優質條件得不到最大化利用,本團隊遵循保護優先,建設添彩的原則,計劃對白彪村的五大發展板塊進行融合發展,在不破壞古村落古跡古貌遺存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有效的建設,設計創新的旅游營銷策劃方案,為白彪村的發展助力,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青年之行發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