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烈士墓園,賡續紅色基因

7月10日,團隊中作為學生黨員的楊趙華同學前往革命烈士陵園了解歷史。松柏環繞,綠蔭滿園,當雙腳邁入那個莊嚴又不失生機的陵園時,他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動。
在烈士陵園中,他參觀了烈士豐碑、閱讀了烈士英名錄,并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楊趙華同學手持黨旗站在館前,為我們呈現出的不僅僅是這陵園的一角,更是常州市的紅色文化之魂。

陵園石碑上的八個大字深入人心“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烈士們當年獻身救國是多么的豪情萬丈和慷慨激昂,看到這個石碑,不禁讓人想起了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無數英才人杰拋頭顱、灑熱血,只為祖國謀求解放。在藍天白云下矗立的石碑,讓人肅然起敬。
黨員故事分享會—抗疫人物訪談
7月9日晚,“青春里,心向黨”團隊成員共同組織了一場抗疫工作人員故事會,邀請了曾經或目前奮斗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為黨員同志們講述真實動人的抗疫故事。

第一位陳醫生講到,2020年春節,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大家大部分已經回鄉過年。但接到通知后都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工作崗位,一開始大家都沒有經驗,加上醫療資源短缺,條件十分艱苦。但所有工作人員都無怨無悔,齊心協力度過了那個難關。

第二位張醫生由于工作安排沒有前往一線,而是留守在本地醫院。他為我們講述了其同事在湖北大別山醫療中心,一樣是醫療設備的短缺,張醫生為我們詳細講述了遇到的實際困難以及醫護人員的應對措施。最后,張醫生還念了一封同事當年援助時為山東醫科大學的學子的回信與我們共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不過是輪到我們多做一些!”這是醫者自謙,更是諄諄教誨。前行者背負使命,已載譽而歸;青年人必將以此自勉,接過歷史紅旗。
如今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先賢烈士和抗疫天使,抑或是一個個默默奉獻的普通人,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作出巨大的貢獻,我們當代青年也應義不容辭。須一心想黨,和先烈一樣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自己。眼前是千百年未有之中華崛起之變局,身后是千萬人投身于民族復興之積蓄。我輩青年,必將繼承光榮傳統,刻苦努力,不忘初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