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黃河下游重要省份,推動黃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義不容辭。青州云門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8月7日,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的逐夢青“舟”團隊抵達青州云門山,開啟一天的“探尋傳統古建筑,感受名山古風韻”文化之旅。
云門山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山上古建筑遍布,有隋、唐石窟造像五處,石佛二百七十二尊,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云門山摩崖。
紅墻青瓦,古色古香,團隊成員來到了位于北極山腰的萬壽閣,萬壽閣由正閣、東西廂房和垂花門組成,團隊成員走進閣中,仰望南山,恰好望見“壽”字,這也是望壽閣名字的由來。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主峰、石窟造像、天仙女玉祠、云門洞等景點,據團隊成員現場了解,云門山石窟造像可分為佛教造像窟和道教造像窟兩類,而佛教造像窟是山東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唐代以前佛教造像之一,因歷史久遠、窟大,造像精美被各方人士所贊賞。游云門山的最終目的還是拜壽,團隊成員在海內罕見的巨大摩崖石刻“壽”字合影留念,大“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字下面的“寸”字就高達2.23米,所以有“人無寸高”、“壽比南山”之說。
團隊的成員們在登頂的過程中一路觀察著云門山的美麗風景,并在路途中對游客、商戶、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與采訪,發放調查問卷,通過一系列的采訪與交流,我們了解到了云門山獨特的優點與景點內存在的一些問題,得出了云門山能夠吸引游客的諸多原因,也提出愿意為這一歷史名山的文旅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調研使團隊成員對青州古文化的代表——云門山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對青州古城非物質文化有了新的認識,也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調研過程中提高了實踐操作的能力,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為黃河流域傳統文化的保護、文旅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