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小隊成員提前一天來到滁州市來安縣半塔鎮做好實踐路線規劃以及皖東烈士陵園的背景調查,針對本次實踐活動展開認真的計劃討論,并積極與館內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在得到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后,小隊成員于6月17日上午十點到達半塔烈士陵園,展開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地調研部分。
皖東烈士陵園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是安徽省優秀紅色旅游景區之一,也是華東地區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歷史上著名的半塔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一九四四年三月,由羅炳輝親自負責在半塔集西北一華里的頭道光山上建造一座革命烈士紀念塔。以紀念塔為中心,依山而筑,建造了一座氣勢雄偉,風景秀麗的烈士陵園,設有半塔保衛戰舊址、皖東革命紀念館、劉少奇紀念館、新四軍第二師紀念館和碑林等景點。團隊成員在參觀紀念館內的烈士遺物以及對那段歷史的描述后,不由得對革命先烈充滿著最崇高的敬意。
追憶革命歷史豐碑,傳承高尚革新精神。如今國家政府十分重視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的弘揚工作,并大力支持發展紅色旅游,希望人民群眾能通過參觀革命烈士陵園以及觀看革命英雄人物資料增強志愿者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認同感,激發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團隊成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并在參觀皖東烈士陵園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敢于斗爭、不怕犧牲、艱苦奮斗、不斷前進的精神風范,也激勵成員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在實地調研結束后,團隊成員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為了解群眾對紅色化了解程度和是否認同如今的紅色文化宣傳工作。6月17日,團隊成員探討并根據實際情況制作了詳細的調查問卷,對半塔鎮周邊居民和團隊成員居住地周圍居民進行發放填寫,并在線上相關網站進行宣傳發放,得到了有效問卷共69份。成員在對收回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后得出,得益于當今政府與社會團體等對紅色文化和歷史的重視,大力支持紅色旅游,讓紅色文化得以在社會中引起廣大的共鳴。但仍有少數人存在對如今宣揚紅色文化的不理解,認為歷史即是過往沒有必要在舊事重提,因此,對歷史文化尤其是紅色歷史和革命精神在如今現代化社會中的意義價值的宣傳工作仍要普及,激發群眾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增強群眾的責任感使命感。
為向中小學生普及紅色精神及其內涵,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教育和民族自信心,實踐團隊隊長吳心諾積極與于池州市青陽縣藝爾家藝術教育中心取得聯系,詢問是否能面向藝術教育中心的中小學生展開關于《傳承紅色情懷,感受革命精神》的理論宣講工作,得到了中心負責人的大力支持。7月8日下午,吳心諾在藝術教育中心對前來學習的中小學生展開宣講活動。
吳心諾立足于解讀和傳承紅色精神,首先深入解析了紅色精神的內涵,并結合歷史事件,列舉五四運動和中共一大的召開向學生解讀五四精神和紅船精神,讓學生對紅色歷史精神有了初步了解。在解讀紅色精神的過程中,吳心諾由紅色精神的貫徹對建國初期中國工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引出如今我們也應延續傳承紅色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通過本次實踐,團隊成員深入感受到革命先烈在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做出的犧牲與貢獻,也更加清晰的認識到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對當代的意義。團隊成員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中也促進了自我觀念的升華,充分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成員們也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守護好紅色文化,講述好英烈事跡,弘揚好英烈精神,讓英烈的不朽精神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