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淮北師范大學于2022年暑假開展“逐星熠夢,久伴童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留在鄉村的留守兒童傳授知識、開拓視野,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幫助了解并開解他們的心事和煩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體會到父母外出務工的苦衷,守護他們的心理健康。
2022年7月15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王丹丹來到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趙橋中心村造訪一戶留守兒童家庭,并由此展開為期一周的陪伴留守兒童活動。在拜訪期間王丹丹先與留守兒童劉梓恒的監護人奶奶進行了交流,奶奶跟我講述了劉梓恒和他的爸爸媽媽的一些基本情況。劉梓恒是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今年暑假開學就要上小學六年級了,學校在不遠的小鎮上,他總是和伙伴結伴騎自行車去上學。在和劉梓恒小朋友的接觸過程中我們彼此之間先做了個自我介紹,可以看出來他性格有些可愛靦腆,還算活潑開朗。我問他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之中有沒有什么困難和煩惱,他說過的還算快樂,就是有時候會特別想念在外務工的爸爸媽媽。我很理解這個年紀的孩子對于父母陪伴與關心的渴望,所以我告訴他爸爸媽媽不在自己身邊是個無奈的選擇,因為他們是想要外出掙錢給家庭更好的生活,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保障,小朋友很懂事,他說愿意理解父母的無奈之舉。在和劉梓恒小朋友的相處過程中,我告訴他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每天會拿出兩個小時的時間輔導他學習,在學習之余我還會教他繪畫,繪畫會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讓他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快樂。勞逸結合是很重要的,鄉下的夏天是有趣的,我帶他去鄉下的樹蔭下捉知了,去小溪邊看日落。我想對于我們彼此而言都會是珍貴的回憶。希望他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順順利利的長大。

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別人的問題了,而是關系到一個人數達幾千萬的群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而面對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現象,無疑對中國日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留守兒童無論是學業、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要想找到解決的辦法,必須先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法律上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公安、教育、衛生、民政、城建等部門,要加快取消與戶籍相聯系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各種城鄉隔離制度。建議教育部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一步研究和出臺相應的政策和規定,強化農村學校對留守兒童的責任和管理,構建學校監護網。各級政府加大教育投資,在勞動力人口輸出集中的地區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讓留守兒童在集體關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是對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補償。
通過此次實踐,我深刻理解了留守兒童的困惑和心酸,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缺席始終會是一項遺憾,我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歷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他們可以茁壯成長,越來越好!希望中國的留守兒童群體可以快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