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隨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沒有條件隨父母流動到城市,只好繼續留在在農村。他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料,這類未成年的特殊群體稱為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大都由爺爺奶奶照顧,但他們給予的愛并不能取代父愛和母愛,不能給留守兒童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而且,實踐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家庭文化水平大都不是很高,不能給予他們在學習問題上的幫助和指導。
為了能給這些孩子們帶來更多的關懷,我校在暑期開展了以“逐星熠夢,久伴童行”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作為志愿者對自己家鄉的留守兒童進行一助一的支教輔導,給留守兒童帶來心理上的關懷,給孩子們傳遞生活中的正能量,用開朗的笑容感染他們,溫暖他們的心靈。
在與留守兒童的父母聯系以后,了解了大概情況并確定了支教時間。7月17日,志愿者來到了兒童家里展開支教活動。主要從學習、生活以及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三個方面進行輔導。
學習方面,主要是對假期作業進行輔導,幫助檢查作業,及時發現錯題并對其改正加深印象。語文科目的漢字解釋、組詞和造句等方面,幫助學習使用新華字典,對生字生詞能快速的查詢并理解意思。數學科目主要是對加減法的熟練運算。之后,志愿者對兒童普及了一些生活安全常識,加強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最后,志愿者與留守兒童進行了一些小游戲,兒童提出與志愿者進行腦經急轉彎的問答,可以看出兒童對一些未知的事物具有很強的探索精神。最后,志愿者帶領兒童閱讀志愿者帶來的故事書,主要閱讀了一些有教育意義,以及能拓展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故事。結束活動之后志愿者還將故事書作業禮物送給兒童,希望可以幫助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當前,留守兒童的成長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大學生在當地進行支教活動,可以讓當地政府和社會公眾深入了解到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解決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建立健全的制度,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