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員到達彭雪楓紀念館,剛進門就能看到一座雕塑,雕塑為銅質,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雙堅定而深邃的眼睛,蘊含著希望,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對新中國成立的堅定信念。隊員們一起向將軍鞠躬,為英雄獻上深深的敬意。

隨后隊員們在館內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一、二、三展館,講解人員介紹著:彭雪楓將軍投身革命二十年,南征北戰,馳騁疆場;出生入死,艱苦備嘗;革故鼎新,功績輝煌。是黨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彭雪楓將軍四歲跟祖父彭如瀾讀書,七歲隨教私塾的伯父彭延慶伴讀,學業突飛猛進,九歲入鎮平縣倉房街初級小學讀書,后轉入高級小學攻讀,品學兼優。聽著講解員的介紹,團隊成員們不禁連連發出崇敬的感嘆聲,表示如今生活條件遠比當時先輩們要好的多,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實現自身價值為祖國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切身實地的紅色之旅遠比書本上講千萬遍的黨史來的真切深刻。
沿著革命紀念館一路參觀,回顧黨的光輝歷史,以及各個時期不斷涌現的英雄人物,隊員們感受其身上偉大的革命精神,深刻體驗黨近百年來為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所付出的努力,作出的犧牲。
接著隊員們來到先輩抗戰時期所用的物品展區,在展區柔和的燈光下,陳舊的歷史照片和文物史料無聲的講述著一段段歷史,似乎又把隊員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隊員們為當時條件的簡樸而感動,為先輩們的革命吃苦精神而感動。隊員們還參觀了當時紅軍用的桌子、箱子、油燈,還有燒炭的火盆等物品,在那時晝夜溫差大,炭這些取暖物資在當時十分稀缺,紅軍就是在這樣困苦條件下繼續英勇作戰。泛黃的書頁記錄著民族的起起落落,隊員們用心感受在動蕩不安的年代里愛國青年為國奉獻的一腔熱血。
一張照片,蘊藏一個故事;一張照片,記錄一個場景;一張照片,還原一段歷史。雖然身處和平年代,那段時光已漸漸遠去,但先輩們的拳拳愛國之情,為國為民勇于奉獻的精神深深觸動著隊員們,并為國家能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期間,實踐隊員還向參觀游客發放黨史調查問卷和黨史宣傳頁,進行黨史問答活動,通過問答提醒廣大黨員群眾不能忘記紅色歷史,對于群眾豐富黨史知識,提升政治理論素養十分有幫助。雖然問答只涉及一小部分,但在生活及業余時間不斷學習黨史、體會精神有助于成為一名為建設現代化中國添磚加瓦的先鋒模范。

實踐隊員在一天的參觀后,來到偉人雕像前,看著入黨誓詞一個個堅定的文字,隊員們停下了腳步,宣讀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在這段難忘的經歷中,在這充滿紅色記憶的地方,通過參觀學習,隊員們更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永遠難忘那段艱難歲月和夾縫中成長的共產黨,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偉大,感受偉人“誰主沉浮”的豪情壯志。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共產主義的信仰。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 紅船起航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