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 蔣曉春
繼續深造的少了
這次調查的樣本來自華東地區的安徽、福建、江蘇、山東、浙江五個省及直轄市上海。調研的院校985高校畢業生占20.4%,211院校(非985)占13.8%,其他普通院校畢業生占比為65.8%。被訪者本科生最多,占比為72.4%。
今年畢業生的去向有個顯著的特點,和2012年相比,選擇就業和創業的人數在增加,選擇出國繼續學習或在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減少了。選擇就業的人數從去年的59%上升到64.2%,創業的人數從去年的6%上升到8.3%;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從去年的23.5%下降到20.2%,出國繼續學習的比例從10.3%下降到7.3%。
智聯招聘校園事業部華東區總經理徐喬表示,對很多學生來說,依然將獲得更高的學歷視為獲得更好的就業和發展機會的跳板。但是現在的大學生開始在就業和求學問題上變得更加理性。數據表明,也有更多的學生開始為了自己的興趣而選擇繼續深造,這一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而選擇創業和就業的學生比例在增多,也預示著學生不再盲目的尋求高學歷,選擇步入職場積累工作經驗。
今年求職時間比去年晚
華東地區2013屆畢業生開始進入求職環節的時間明顯要比去年要來得晚。第一波高峰出現在去年的12月,13.7%的應屆生開始求職。今年的3月也就是春節后求職再次出現高峰,攀升至13.7%,5月達到頂峰24.2%。這與2012年9月為第一次求職高峰,3月為第二次高峰的情形有所不同。
徐喬認為,求職時間呈推后趨勢,與外部的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聯。2013年企業需求減少,尤其是外企和國企在今年的校招上給出的崗位更少,所以企業也意識到,今年人才的搶奪要比往年會減弱,所以進校招聘的時間沒有2012年那么早。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春節較晚,所以春節一過,人才市場立刻進入到求職高峰期。記者從南京各大人才市場了解到,春節后的3月,很多畢業生求職心態就變得很迫切,拿到OFFER就很快簽約,跟以往相比,少了一些觀望。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2013年已經簽約的應屆畢業生,約八成的簽約時間是在2013年春節后,5月簽約量達到最高。這與2012年簽約時間集中在年前的狀況截然不同。
簡歷投得少了OFFER多了
今年的畢業生投簡歷的情況如何,平均投多少份簡歷能獲得面試,最后能拿到多少個OFFER?在2013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中也有提及。2013年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數平均21.4份,低于2012年23.5份;2013年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平均獲得5.5個面試機會,高于2012年5.1個面試機會;2013年華東地區應屆畢業生平均獲得2.2個OFFER,與2012年2.1個OFFER基本持平。總體來看,2013年應屆畢業生用較少的投遞就可以獲得相比2012年更多的面試機會和OFFER數量,2013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難度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
從這些數據分析來看, 44.1%的學生投遞簡歷數在10-30份之間,投遞超過50份的僅為6.6%,可見大學生從過去的海投簡歷中已經有所醒悟,認識到盲目投簡歷并不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面試機會。相反,針對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崗位來寫簡歷,制作出有細節有個性化的簡歷才是制勝的王道。
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的畢業生獲得面試的機會多于去年,但是獲得OFFER的數量卻是和去年相當,為什么面試機會多了,獲得OFFER的機會卻沒有提升。對于這個問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企業也在極力地尋找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但是事實上往往并沒有那么如意。這點和畢業生所認為的所學知識與企業的需求有出入是一樣的。這就又回到了一個人崗不匹配的老話題上來。人崗不匹配才是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從某一種角度反映出,現行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難以跟得上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