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課時候我爬在桌子上,眼球總是忍不住課桌上密密麻麻的各色“留言”的誘惑,百無聊賴之際,便會一條一條的拜讀之,大多數時間里,竟然都會尋覓到一些佳句和讓人忍俊不禁的話語,甚是有趣。
眾所周知,在大學校園里,上課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因為資源共享,往往上一節課我們在某幢教學樓的某間教室“之互者也”,下一節課又要行色匆匆的跑到另一幢教學樓的另一間教室去“ABC”了。未上大學以前我們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固定的課桌,從小老師就教育同學們要愛護公物,不能在課桌上亂寫亂畫。一張課桌時常保持干凈整潔,甚至是一個學生的“臉面問題”。但現在我們不再會為課桌上的涂鴉會受到老師批評而擔心,于是乎好像壓抑了十幾年的激情終于找到了發泄的出口,好像每個人都成了寫手和書法家,不管語句是否通順字體是否丑陋內容是否適宜都敢搬到桌面上,甚至蔓延到教室潔白的墻壁上,一眼望去,藍色的、黑色的、紅色的;鉛筆的、鋼筆的、中性筆的,甚至還有用鑰匙尖兒硬劃拉上去的,風光無限。
上大學后我對此類“文化”是情有獨鐘,因為有時候碰上一個比你更無聊的老師或是實在不感冒的課程,坐上一個多小時真的是很煎熬。這時思想開始跑毛眼睛也在有限的范圍內亂瞄。無論是對于讀者還是寫者,這“桌面文化”和“墻壁文化”都是最難熬時的一碟小小佳肴。品讀了這一年,我總結出此另類文化不外乎以下幾種:
1:談情說愛型
大學里談戀愛已是勢必所趨,免不了造就一大批癡男怨女。桌面和墻壁理所當然成了愛情晴雨表。諸如“XXX,我愛你你可知道?”的直言表白,“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的過時歌詞,“我沒有車沒有錢只有一顆愛你的心能堅持愛你五百年”的宏偉誓言等在每間教室都能找的見,當然其中也不乏許多原創的優美小句,表達出對另一半的深情,有時候甚至能賺取癡情人的幾滴眼淚。
2:考試答案型
這真的是一大資源啊!在每間教室里,都能看到各類公式、概念、術語。內容包羅萬象,涉及政治、經濟、教育、理化、考古等大學里開的所有學科,儼然百科全書模樣。此種類型涂鴉多發于考試前一周內,大家都忙著把考試可能用得上的資源放肆羅列于桌面墻壁。然而可悲的是待到考試時某些老奸巨滑的考官會要求你換座位,換來換去,那些“不小心”坐在答案桌上又恰恰撞題的同學可是撿了個天大便宜,只是委屈了那些“為他人做嫁衣裳”的老好同學了。
3:偶像崇拜型
大學生個性張揚,如今這個造星如煮茶葉蛋的年代里,瘋狂流行著“粉絲”的概念。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偶像獨一無二,都想熱烈表達對偶像的崇拜之情。于是明星的名字便毫不讓賢的成了桌面墻壁的座上賓。只是如今大學生的審美觀比較特殊,大多數都是一些奶油小生和咿咿啞啞類。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偉大的明星,比如黃家駒和戴安娜王妃,還有馬丁。路德金。
4:人身攻擊型
此類涂鴉有的讓人看著心里挺生氣,對某人不滿了,又不敢赤膊去單挑,于是把怨恨都發泄于筆尖,所謂“君子動手不動口”,我不當面罵你,我全寫在別人能看得見的地方(當然不會署名,語言也惡毒的了得),你能把我怎么地?還有另一類卻讓人看的心潮澎湃。我曾見過一則抨擊學校扣發和挪用國家補助金的留言,文字犀利,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有好多同學都模仿BBS的形式跟起了帖子,并“嚴重同意樓主的觀點”。不過憤怒歸憤怒,學校領導又看不見,你能把他咋地?
5:聊天交友型
“某男,二十歲,想找個女朋友”,然后附以電話號碼,此類留言決不鮮見,類似的還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某地老鄉會”、“某女,想找個能說話的人。QQ:~~”等。
6:齷齪下賤型
你要知道,大學里還是有那些齷齪下賤類的人。這類人制造的涂鴉只會讓人惡心。隨便在充滿學習氛圍的教室里畫個身體的器官,還以為自己有藝術細胞。寫一些找男人找女人找一夜情甚至更能讓人嘔吐的言語。對這種禽獸我們實在是無語無奈。
當然,還有好多種或是滑稽無聊或是富有哲思的留言,只要諸位有興趣的朋友有心無意瞥上幾眼就會發現另一片天地。寫到這里突然想起魯迅在《三味書屋》寫他在自己的書桌上刻“早”字的故事。呵呵,這風氣在大先生那個年代就開始傳播了,可見“桌面文化”也有歷史了。只是當年先生是為了勉勵自己好學上進,而今天的我們桌面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
謹以此文,紀念即將逝去的大學八分之三,也和各位朋友自娛自樂一番,感謝眾位看官捧場。
二〇〇九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