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五邑籍在外優秀大學生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充分宣貫江門發展機遇、人才需求和五邑文化,吸引一批五邑優秀青年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團市委于近日開展為期3天的“邑鄉青愿”優邑青年人才江門行活動。活動結束后,12位來自江門外出青年發展促進聯盟各地分部的優秀大學生,分享了參與此次活動的見聞以及對于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感悟。
“家鄉發展變化之大超乎想象”
“通過學習,我對于家鄉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當我去到啟明里,它在翻新的同時注重保留僑鄉味道,這種老一輩的記憶,我覺得應該一直傳承下去。”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資金學院的鄭海平表示。
12名優秀大學生在此次活動中來到梁啟超故居紀念館、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蓬江區珠西電商產業園、江門市人才島等地,深入我市城市規劃建設、大型企業、鄉村振興一線考察交流,并參與我市舉辦的各類人才活動,更直觀、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3天之行,我們從多個方面了解如今的江門,家鄉發展變化之大超乎想象。”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的劉澤森表示,“隨著江門站與江門大道的修建,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優勢也更加明顯”。
“江門人才島讓我印象最深刻,我參與了人才節的開幕儀式。沒想到人才島發展得這么好,它的規劃、片區劃分以及配套設施都非常完善。”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黃嘉瑩表示。
“希望畢業之后能夠回到家鄉”
優秀大學生們在傾聽了五邑大學高層次人才與江門的故事以及科研心得后興奮不已。黃嘉瑩表示:“沒想到江門在半導體、LED等方面有這么深入的研究,也沒想到我們吸引了這么多國內外科研‘大咖’。”目前黃嘉瑩面臨著就業選擇,對此她表示:“如今家鄉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堅定了我回江門發展的決心。”
“江門市政府做人才規劃的決心和力度,深深打動了我。”就讀于天津理工大學的蘇東陽表示,“參觀完火炬大廈創業園,也萌發了我畢業回鄉創業的信心,對于人才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于創業的大力扶持讓我覺得江門是一塊創業熱土”。
“開展此次活動,為像我一樣在外求學的江門年輕人提供了很好的了解家鄉的機會。”就讀于中山大學的高健豪表示,“我計劃在江門尋找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實習機會,希望畢業之后能夠回到家鄉”。
為吸引青年人才來到五邑,我市發放了就業、實習、創業等多方面的青年人才補貼。來江門就業的本科生,可享受每月1000元,最長期限兩年的住房和生活補貼;承諾工作3年以上并購房,可享受9折購房優惠;個人社保也可享受50%的補貼。對于研究生,可享受每月2000元,最長期限兩年的住房和生活補貼;承諾工作3年以上并購房,可享受8.5折的購房優惠。在基層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可享受最高5000元的基層就業補貼,來江門實習的高校畢業生也可享受相應生活和交通補貼。對于高校畢業生(在校或畢業5年內)或留學回國人員(領取畢業證5年內),在江門市創業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1萬元。此外,對創業人員還有租金和貸款、貼息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