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觀目視法
好的磷化膜外觀均勻完整細密、無金屬亮點、無白灰。鋅系磷化膜為灰色膜,鐵系磷化為彩虹色膜。而鋁及鋁合金則為無色或彩色鋁皮膜。
2 微觀結構顯微鏡法
以金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將磷化膜放大到100~1000倍,觀察結晶形狀、尺寸大小及排部情況。結晶形狀以柱狀晶為好。結晶尺寸小些為好,一般控制在幾十微米以下,排部越均勻,孔隙率越小越好。
3 厚度(或重量法)測定法
對于鋼板的磷化膜方法是將磷化板浸在75度,質量分數喂%的鉻酸溶液中(10~15)min以去除磷化膜,然后除去膜層前后的重量差求的膜重。
3 腐蝕性能測定法
最常用的是硫酸銅點滴實驗法。現在常與下道工序進行后根據用戶要求進行鹽霧試驗、耐溫熱試驗或循環周期試驗等。
4 抗沖擊試驗
常常是進行涂裝后一起測定,當用49 N•cm 對涂裝后的磷化板進行沖擊試驗時,當沖擊后的樣板的反面沖擊點不產生放射性裂紋時,即可確定該磷化膜的質量較好。
5 二次附著力測定
磷化膜涂裝后測定的附著力為一次附著力。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耐溫水實驗后測定的附著力稱為二次附著力。一般是在耐水試驗后的樣板上用劃格法作附著力的測定,以膠帶剝離后觀察涂膜脫落等級,一般均為平行比較實驗。
6 磷化膜孔隙率的測定
取14%的NaCL和3%的鐵氰化鉀溶液,表面活性劑的質量分數為0.1%的蒸餾水溶液,保存在褐色瓶中24小時,用濾紙過濾。使用時將濾紙切成長、寬均為2.5厘米的紙片,用塑料鑷子將紙片浸入上述溶液中,提出滴凈多余試液,將他覆蓋在戴測的磷化膜表面,經過一段時間(1分鐘)后將試紙拿掉,觀察膜層表面,有蘭色斑點處表示有孔隙部分。
7 磷化膜的耐堿性
比較磷化膜在浸堿液0.1mol/L的氫氧化鈉,25度,5分鐘前后的質量差,可以得到磷化膜在堿液中的溶解量。
8 磷化膜的耐酸性
比較磷化膜在PH值位為2的酸液中的溶解量來評價磷化膜的耐酸性。
9 磷化膜P比
P比最初定義為P/(P+H),其中P為磷酸二鋅鐵,H為磷酸鋅,因此P比的高低表示磷化膜中磷酸二鋅鐵所占比率的高低。P比高的磷化膜其結晶水不易失水,也不易復水,其耐蝕性比低P比的磷化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