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偷竊的目標有政府首腦機構,軍事重地,以及商業、銀行、保險、股票、交易、金融等業務部門。偷竊的內容或者是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情報和數據,或者是錢財。
計算機詐騙是通過發布虛假信息或廣告進行欺詐活動。惡作劇式的計算機犯罪活動主要以破壞、篡改數據和程序為目標,經常給用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有的病毒制造者還經常通過制造計算機病毒進行犯罪。
十年前,幾個學生破譯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網絡的密碼,并向網絡中輸入許多臨時編造的資料,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造成混亂,以為要發生新的戰事。銀行電腦化 也給計算機犯罪以可乘之機。因計算機犯罪,美國每年要失竊幾十億美元。計算機犯罪涉及面廣,后果嚴重。因此,防范電子計算機犯罪不但是一個技術對抗問題, 而且是一種社會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防范計算機犯罪:
(1)制訂制裁計算機犯罪的法規。對非法侵入電腦或網絡、竊取存入計算機里資料的,利用計算機盜取他人錢財的,通過制造和傳播計算機病毒破壞計算機正常工作的等犯罪行為,在法規里都要作出明確的規定,用法律來制裁罪犯。
。2)建立保密制度,加強計算機管理。為防止計算機偷竊犯罪,可使用加密軟件為重要的程序和數據庫把關。加密的目的是保護文件和數據不被復制,不被破 壞。目前市場上的加密軟件主要有PC-TOOLS工具軟件、BITLOCK系統,LOCK 93NT系統和KEYMAKER 3.0等,這些軟件加密系統 是在DOS上開發的。在Windows下的加密文件有BITLOCK For Windows和LOCK 95 For Windows等。 AOTODOG軟件狗適用于在DOS、Windows操作系統下對C、C++、Pascal、Fortran匯編、編譯Basic、dBASE語言開發的 應用軟件進行加密。
。3)防治計算機病毒。應該采取防治病毒措施,定期進行病毒掃描,以便及時發現病毒,再使用消毒軟件或防病毒卡殺死病毒。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電子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的出現,電子計算機犯罪的主要形式和場所都已轉移成為“網絡上的犯罪活動”,“電腦恐怖分子”已成為所謂“網上黑客”。關于這一點,我們在討論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犯罪活動時還要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