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电影

大學校園網

大學生活網 > 大學生學習 > 財務會計

電子商務稅收政策解析

電子商務是一種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以交易雙方為主體、通過一組電子工具(如EDI、電子郵件、文件傳輸、BBS、智能卡等)實現商務交換的全過程,是以客戶數據為依據的全新的商務模式。由于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流動性、隱蔽性、電子化、數字化等特點,影響了傳統稅收原則的運用,并給稅務管理帶來困難。因此,如何制定出適合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成了普遍關注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對傳統稅收制度的挑戰

(一)對傳統稅務登記制度的挑戰

依據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辦理稅務登記。稅務登記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實施管理、掌握稅源情況的基本手段。它對于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雙方來說,既是征納關系產生的基礎,又是法律關系成立的依據和證明。電子商務自產生以來,對傳統的稅收登記方式形成挑戰。因為任何區域性電腦網絡只要在技術上執行互聯網協議,就可以聯入互聯網;任何企業繳納一定的注冊費,就可獲得自己專用的域名,在網上自主從事商貿活動;任何一個人只要擁有一臺電腦、一只“貓”和一根電話線,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參與網上交易。現行的稅務登記的基礎是工商登記,只有經過登記以后你才可以從事貿易活動。這種傳統的稅收登記方式對電子貿易流動的交易主體是無法確認的,因為在互聯網上的經營交易范圍是無限的,而且不需要事先經過工商部門的批準,就可以從事交易。這就造成對納稅義務人確認困難,由此導致稅收流失。

(二)企業交易地點和常設機構所在地的認定困難

傳統的稅收以常設機構,即一個企業進行全部活動或者部分經營活動的固定場所來確認經營所得來源地。常設機構可分為固定營業場所構成的常設機構和以營業代理人構成的常設機構。無論哪種常設機構都是一個有形的實體。稅務征收機關可以根據企業的常設機構來認定納稅主體。由于電子商務具有全球性、流動性、隱蔽性等特點,使得交易變得更加復雜。交易雙方主體除了在客戶所在國擁有、租用或使用服務器之外,外國的網絡提供商和銷售商不必在客戶所在國保持其他形式的“有形體存在”。如果外國網絡提供商和銷售商僅僅通過在客戶所在國的服務器進行營業活動,按照現行常設機構的概念就不能構成常設機構。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外國銷售商自己根本沒必要擁有網址和服務器,它只需要和網絡提供商達成協議,使用或租用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就可以開展自身銷售活動。由于這種交易沒有以有形實體存在,稅收機關根據目前的稅收原則無法認定交易在什么地方進行,失去了稅收依據,稅務機關自然不能進行稅收征管。

(三)電子商務票證及賬務的無形化給傳統稅收征管帶來的挑戰

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是建立在各種票證和賬簿的基礎上的,而電子商務實行的是無紙化操作,各種銷售依據都是以電子形式存在的,稅收征管失去了最直接的實物對象。同時,電子商務的快捷性、直接性、隱匿性、保密性等,不僅使得稅收的稅源控制手段失靈,而且客觀上造成了納稅人不遵守稅法的可能性。另外,電子商務采取高科技的交易手段,交易結果比較隱蔽,如果交易實體是無形的,“電子貨幣”交易與匿名支付系統聯接,對稅務部門而言,確定納稅人身份和交易的細節更加困難。

(四)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國際避稅更加容易

根據傳統稅收制度的規定,國際避稅是指納稅人利用某種不違法的方式,減少或規避其跨國納稅對象應承擔的納稅義務的行為。納稅人常用的國際避稅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通過納稅主體的跨國移動進行國際避稅;二是通過征稅對象(客體)跨國移動進行國際避稅;三是跨國投資有意弱化投資股份進行國際避稅;四是跨國納稅人濫用稅收協定進行國際避稅。由于各國都有權對發生在其境內的運輸或支付行為征稅,所以納稅人大多選擇在避稅港建立虛擬公司并通過其進行貿易,或將其作為交貨地點,利用避稅港的優惠政策避稅,致使許多公司在實際經營地微利或虧損,而在避稅港的利潤卻居高不下。傳統的稅收制度對關聯公司內部的轉讓定價,采取成本加價法、比較利潤法等進行調整。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納稅人很容易地把交易價格進行更改或者隱藏真實交易。因此稅務機關很難對價格進行調整,從而使稅款大量流失。

(五)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稅收管轄權的挑戰

稅收管轄權是指國家在主權范圍內對一定的人和一定的對象行使的征稅權力。稅收管轄權有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和居民稅收管轄權之分。所謂來源地稅收管轄權,是指征稅國基于有關的收益來源于境內的法律事實,針對非居民行使的征稅權力。而居民稅收管轄權,是指國家根據納稅人在本國境內存在著稅收居所這一連結因素而行使的征稅權力。除個別國家放棄居民稅收管轄權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同時行使兩種稅收管轄權。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或者個人的收入來源越來越全球化,再加上電子商務的虛擬化、匿名化、無國界和支付方式的電子化等特點,其交易情況大多被轉換為“數據流”在網絡中傳送,使稅務機關難以根據傳統的稅收原則來判斷交易對象、交易場所、交貨地點、服務提供地、使用地等。公司可以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交易。一項交易可能涉及到多個國家,到底哪個國家能行使稅收管轄權已經很難界定,同時由于稅收管轄權不明確,必然會引起各國對稅收管轄權的爭議,由此也可能引發國與國之間不必要的矛盾。

二、國外有關電子商務征稅的政策主張

迄今為止,世界各國政府還沒有哪國明確規定開征電子商務稅,主要原因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正處在初級階段,各國政府對這一商業形式還持鼓勵的態度。

(一)美國對電子商務稅收的政策

美國財政部于1996年下半年頒布了“全球電子商務選擇稅收政策”白皮書,對電子商務的征稅問題提出了三項原則:即保持稅收中性,盡量適用現行的稅收原則,解決辦法應具有靈活適用性。美國財政部認為沒有必要對國家稅收原則做根本性的更改,但應形成國際共識,以確保建立對電子商務發展至關重要的統一性非歧視稅收政策:明確對電子商務征稅的管轄權,以避免雙重征稅。

1997年7月1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發布了《全球電子商務綱要》,號召各國政府盡可能地鼓勵和幫助企業發展Intenet商業應用,建議將Intenet宣布為免稅區。凡無形商品(如電子出版物、軟件網上服務等)經由網絡進行交易的,無論是跨國交易或在美國內部的跨州交易,均應一律免稅。對有形商品的網上交易,其賦稅應按現行的規定辦理。隨著電子商務交易日趨普及,許多州政府擔心稅收會因此而縮減,因此,美國一些州的州長呼吁電子商務交稅。但按1992年美國最高法院的決議和2001年美國眾議院的決定,禁止各州在8年內對電子商務活動課稅。

(二)澳大利亞的電子稅收對策

澳大利業稅務局于1997年8月提出了一份題為“互聯網與稅收”的報告。該報告認為,在電子交易下,傳統的所得來源原則、居住地及固定營業場所的觀念都應予以修正。報告提出如下建議:第一,澳大利亞公司的登記號須展示在其網站上。第二,尋求適用于管理電子貨幣的法令。第三,使用可行的科技手段確保交易資料的真實性。第四,在銷售稅方面,探討在數字化產品下的產品歸類原則。

(三)加拿大對電子商務征稅的政策取向

在加拿大,1997年4月財政部組成一個電子商務稅收顧問委員會,對電子商務的課稅問題進行研究。經過1年的努力,該委員會于1998年4月向財政部提交了一份題為《電子商務和加拿大的稅收政策》的報告。報告提出,對電子商務的課稅應保持中性和公平。電子商務不應侵蝕現有稅基,解決方案應與國際上保持一致。

報告沒有就電子商務稅收管轄權提出更多的看法和主張。

三、我國對電子商務實施稅收的對策

當前世界各國對電子商務是否征稅的意見不統一。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我們應當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但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也不能放棄對電子商務稅收的征收權力。我們只有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做到既能確保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又不影響國家稅收收入。

(一)加快電子商務稅收法制建設

改革和完善現行稅收政策和法規,對現有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稅種補充有關電子商務所適應的條款;對電子商務的納稅義務人、課稅對象、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等稅制要素給予明確界定,使電子商務有法可依。可以通過修改《稅收征管法》明確規定網站作為“經營地”或“代表機構”,把網站作為扣繳稅的中間環節。

(二)針對網上交易探索開征新的稅種

網上交易的稅種是由交易的內容(即課稅對象)來決定的,而不是由電子商務的形式來決定的,但是電子商務的形式又對傳統的納稅形式有重要的影響。網上交易的稅種取決于交易的商品,凡是有形貨物(按目前國稅通知含軟件)均納增值稅,其余則納營業稅,稅基是交易的實際金額。當然,對電子商務以比特為計算應納稅額還需要有一個過程,但為了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設置一檔優惠稅率或給予其他的優惠政策,但不能承諾不對電子商務貿易征稅。對采用電子記帳的電子商貿企業,要求按照規定實行財務軟件及使用方法報稅務機關備案制度,并要求上網企業通過網絡提供的勞務、服務及產品銷售業務單獨建賬核算,以便稅務機關審核其申報收入是否屬實,增強稅務稽查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有效地查處電子商務企業涉稅案件。

(三)通過立法界定常設機構和稅務代理人

按現行的規定,構成常設機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是企業開展營業活動的營業場所;二是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是“固定的”;三是所從事的活動必須是準備性或輔助性活動以外的營業活動。但是這些條件,對于服務器和網址都不適應。雖然電子商務交易不同于傳統交易,但是交易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并沒有本質的改變。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服務器和網址,認定為居住國企業設在來源國的營業場所。OECD范本注釋也指出,居住國企業在來源國通過企業人員安裝、控制、管理和維持的自動售貨機、游戲機等自動設備,為企業開展經營活動,也構成常設機構。對于網絡提供商是否能構成納稅代理人有不同的看法,本人認為可以分情況加以認定。如果網絡提供商和銷售商通過簽訂協議或者雖無協議,但是網絡提供商為銷售從事與銷售活動有關的活動,或經常保存銷售商的商品庫存,并代表銷售商經常從該庫存中交付商品,那么這種活動已不是常規活動,應當認定為代理關系,代扣、代繳稅款應該是合情合理的。

(四)加強國際間的稅收協調

電子商務的全球化引發了許多國際稅收問題,要想防止網上交易造成的大量稅收流失,解決各國國際稅收管轄權的沖突所帶來的矛盾,世界各國僅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擔當此重任的。因此,只有通過我國與世界各國稅務機關的密切合作,運用國際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加強國際情報的交流與合作,才能深入了解各個納稅人的詳細納稅情報,使稅務機關充分掌握納稅信息,防范偷稅與避稅行為,減少稅收的流失。

(五)對電子商務稅收實行單一的居民稅收管轄權

目前我國稅收管轄權實行的是收人來源地和居民管轄權相結合的原則,二者結合可以更好的行使稅收管轄權,最大限度地保證我國的財政收入。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收入來源地已經無法確切界定。相對而言,居民管轄權是根據屬人原則確立的管轄權,它是指一國對其本國居民在民辦范圍內的所得進行征稅的權力。“居民”的認定標準,雖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但各國在實踐中一般簽訂雙邊或多邊稅收協定,確定解決沖突的規則。因此,對電子商務征稅,采用居民管轄權,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夠避免稅收的流失。

(六)培養既懂得稅收業務又精通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電子商務主體利用計算機網絡逃稅、偷稅以及稅務部門反逃稅、偷稅,實際雙方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的較量。稅務機關只有從技術上、能力上超越被管理對象的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電子商務中的納稅行為。目前稅務系統既懂得稅收業務、又精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數甚少。因此,培養一批高級計算機管理人才,提高整個稅務系統計算機應用水平,使稅收政策監控走在電子商務前列,是今后稅務機關必須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黄浦区| 长寿区| 晴隆县| 东兴市| 沂南县| 勃利县| 宜城市| 珠海市| 黎平县| 博湖县| 库尔勒市| 同仁县| 海盐县| 威远县| 郴州市| 英超| 和林格尔县| 上林县| 巨鹿县| 搜索| 阿瓦提县| 象州县| 岱山县| 龙泉市| 吴江市| 卢湾区| 黄龙县| 泗水县| 灌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雷波县| 大邑县| 和田县| 哈巴河县| 安平县| 汶上县| 游戏| 姚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