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了實現組織長期目標,以戰略為導向,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的總和。它貫穿于人力資源的整個運動過程,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環節,以保證組織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最優績效。
基本定義
1981年,Devanna、Formbrum和Tichy在《人力資源管理:一個戰略觀》一文中提出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1984年,Beer等人《管理人力資本》一書的出版標志著人力資源管理向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飛躍。
20世紀90年代,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把人力資源看成是組織戰略的貢獻者,依靠核心人力資源建立競爭優勢和依靠員工實現戰略目標成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特征。Wright、McMahan認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企業實現目標所進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有戰略意義的人力資源部署和管理行為。趙曙明認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利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通過將個人績效和組織戰略目標相匹配,來獲取并保持競爭優勢。
賀新聞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界定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為了實現組織長期目標,以戰略為導向,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的總和。它貫穿于人力資源的整個運動過程,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環節,以保證組織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最優績效。
歷史背景
1、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應用,人類進入新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造就組織競爭優勢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日漸顯現。
2、全球競爭時代的來臨使競爭進入了新的前沿。
3、由于人的需求與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對人的管理變得更復雜了。
作者:大學生校園網來源:大學生校園網閱讀:
財務會計推薦
我國在實施有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過程中毫無疑問會涉及到改革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 反過來,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基礎的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為吸引外資,給外資企業大量優惠政策。 隨著全球一體化及我國經濟的發展,經過稅收政策的調整,目前內、外資企業在
2014 年 10 月 28 日, 國家財政部頒布了《關于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新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提高鄉鎮財政的監督管理,對
文獻綜述 政府債務與財政赤字“債務”和“赤字”在財政政策中是幾乎可以互換使用的兩個詞。美國聯邦預算赤字
1 目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建設亟待加強。 多年來,駐馬店雖然一直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工作,相繼制
1前言 校企合作辦學本質上是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作為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點逐漸浮出水面,從國外“一年三
世界發達國家存在不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引人注目的2002年安然公司財務丑聞事件后,仍不斷曝出會計造假,電信巨頭世界通信公司虛報
1 煙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及特點 現階段,煙草企業內部都有嚴格的審計制度,已經形成全面審計、同級審計、專項審計的全方位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