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二十大精神,助力鄉村建設
導語: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鄉村建設中做一些貢獻,由陳奕霖、呂德玉、閆新豫、路芳組成的隊伍在寒假進行了“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參觀了鄭州油化廠、二七塔、商丘火神臺以及紅色基地,并深刻感受到了黨對我們家鄉發展的貢獻。
- 探索油化廠創意園,尋找鄭州歷史與記憶
同時,它也是年輕人追求時尚和潮流的樂園,兩個時代的完美融合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鄭州油化廠也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讓這座創意園在短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從老廠房到文創園的華麗轉身,既保留了歷史風貌,又注入了新的創意元素,讓這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 商丘火神臺,華商始祖之地
商丘火神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處觀星臺遺址,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觀星臺,對研究中國天文發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實物材料,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我們參觀時正趕上春節的火神臺廟會,在火神臺廟會上,人們為商湯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庭幸福。廟會現場熱鬧非凡,有各種傳統表演、民俗活動和手工藝品展銷等。游客們可以欣賞到舞獅、舞龍、打鐵花等精彩表演,還可以品嘗到各種地方美食和特色小吃。同時,廟會上還會有許多手工藝品展銷攤位,游客可以購買到當地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
在廟會燈展中,人們會看到各種形狀、顏色、大小各異的燈籠和彩燈,如花燈、龍燈、福字燈等。這些燈籠和彩燈被懸掛或擺放在廟會場地的各個角落,點亮后美輪美奐,給整個廟會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氛圍。此外,還有精美的模板刻字記錄著一段又一段的歷史,還有四周小攤上出售的編制手工藝品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小吃,讓人們在游玩的同時,置身處地的學習商朝的歷史、民間傳說,增強游客的文化自信、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
- 走進二七紀念塔,探尋紅色歷史基因
紀念塔高63米,共14層,每一層都記錄著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走進塔內,你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動的壁畫,展示了當時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場景,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
二七紀念塔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也是現代鄭州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交融,古老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城市的繁華景象相互輝映。這也體現了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帶領中國人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步。
- 參觀紅色古跡,感悟英雄精神
在“太行公仆吳金印”展覽館,大家認真聆聽講解員介紹,通過一幅幅圖片、一個個故事,了解吳金印書記在基層奮斗60年的光輝歲月和取得的豐功偉績,他帶領人民群眾艱苦創業,改造山河,治窮致富,“干一處,響一處;走一路,富一路”,他的先進事跡令大家深受震撼和鼓舞。透過歷史的遺跡,我們望見敢為人先的革命領袖,指揮若定、奪取革命勝利;我們邂逅勇往直前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無畏勇敢沖鋒;我們崇敬為國為民的革命信仰,心懷感恩,以此為基,不斷前行。
紅色經典永流傳,紅色精神永彌堅。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對紅色遺跡、紅色人物、紅色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新的時代在呼喚新的力量,革命精神需要新的傳承。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在追溯紅色經典的過程中,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