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襄陽暑期社會實踐團的一支隊伍,邱月、范新新、葛哎咪等七人組成了“尋跡襄陽”小分隊,圍繞著“尋訪歷史文化”,依托襄陽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非遺資源,于七月上旬,探訪了襄陽古城、古隆中、米公祠等歷史文化古跡,開展尋找非遺文化、發掘傳統手藝、探索歷史文化等活動,希望能夠結合所學習的經濟學知識,對襄陽歷史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提供參考性建議,提升襄陽文旅資源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帶動襄陽本地經濟發展。
文化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方向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永動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黏合劑”,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隊感受到了襄陽文化資源的豐富,采訪了當地居民和旅客等社會人士對襄陽文化的了解程度。
在古隆中,通過共同觀看三國小劇場表演,進一步了解了諸葛先生的故事,同時采訪了飾演諸葛亮的演員,據了解,這種文化傳播形式在古隆中已經開展了六年,極大地提升了文化傳播趣味性和吸引力,在潛移默化中給廣大市民及旅客普及了相關文化知識,是一種新穎與趣味兼具的文化傳播渠道。
在參觀古隆中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古隆中景區的治理較為嚴密,環境保護十分到位,文化宣傳也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部分當地居民對古隆中人文歷史了解程度很高。在采訪當地居民的過程中,實踐團隊也體會到了襄陽人民的熱情好客,作為感謝紀念品,贈予了部分華中農業大學特色產品給受訪者,采訪充滿歡聲笑語,也為實踐增添了樂趣。
欣賞著風景優美的古隆中,學習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實踐團隊有幸碰到前來考察景區治理的工作團隊,能感受到景區工作人員的專業和相關設施的完備,更為襄陽對古隆中景區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之深而驚訝。
而后,實踐團隊一同前往了襄陽市境內標志性景觀之一——米公祠,實踐小組成員在參觀過程中領略到了書法風采。同時,實踐小組采訪到了致力于襄陽文化傳播的韓貴祥先生,他介紹了米芾的生平事跡與趣事,穿天節的浪漫傳說,展示了各種怪石。小組成員在過程中對襄陽文化的喜愛又增添了許多,也感受到了襄陽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在實踐過程中,小組還先后前往了襄陽古城、護城河、鹿門寺、襄陽規劃展覽館、伏羲老人頭等地進行參觀游覽,實踐團隊感受到了襄陽這座城市的磅礴氣勢、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逐漸對襄陽這座城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隊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當地居民和旅客對所參觀的景區歷史知之甚少,但在專業導游的指導和科普下,大家對相關文化歷史等知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城市規劃
在實踐過程中,為了解襄陽城市發展歷史及未來規劃,實踐團隊前往了襄陽市規劃展覽館進行參觀學習。
襄陽市規劃展覽館宣傳了城鄉規劃法律法規及城市的發展變化,展示著襄陽規劃建設成就,展望城市未來藍圖;展列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城市設計、區域發展、控規及各重點工程的詳細規劃。同時,對城市的歷史進行了豐富的介紹和多樣的宣傳,讓大家直觀地了解到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襄陽的獨特魅力。在展覽館中,小組成員體驗了各種VR和4D技術等,對襄陽的地理、交通、未來規劃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在參觀襄陽市規劃展覽館時,大家共同見證了襄陽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襄陽明確全面的未來規劃。
本次實踐已于7月中旬圓滿結束,實踐小組在實踐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各項能力,在參觀游覽襄陽各地時,同襄陽市民及各地旅客都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學習了解襄陽人文歷史的同時,也將華中農業大學的精神傳遞給了當地居民。
在實踐前后,實踐團隊對襄陽文旅事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了深刻討論,大家認為襄陽文旅事業現階段發展良好,景區設施較為完善,襄陽特色文化的宣傳也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
但同時,襄陽作為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缺乏獨具特色的文化宣傳,可以嘗試發展具有城市特點的文創產品等,以增強襄陽文旅資源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在城市硬件設施上,部分景區仍在不斷修葺完善中,周邊交通的不便使景區略顯荒涼,需要加強管理和完善,對景區相關治理如衛生環境、交通條件等高度重視。
相信在全體襄陽人民的努力之下,襄陽這座底蘊深厚的城市一定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期待著與襄陽的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