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鄉村增美麗,西南生活添活力
中國青年網淄博1月21日電(通訊員 劉書銘)為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帶動鄉村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事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1月21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前往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開展調查研究,旨在發現當地鄉村特色,尋找發展特色農業的路徑,并普及鄉村人才振興知識,推廣新興職業農民宣傳教育,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鄉村煙火起,小鎮鄉味濃。臨近年關,曲靖大大小小的村莊的集市上人滿為患。集市上人頭攢動,并不寬敞的街道兩側早早就擺滿了地攤,商品五花八門,雞鴨魚蛋、牛羊馬騾、苗木瓜菜、衣帽鞋襪、筐鋤刀叉等農村特有的商品應有盡有,還有商販的招呼聲和吆喝聲、鐵匠鋪里的敲打聲等不絕于耳。隊員們首先選擇幾家商戶進行訪問,分別采訪了幾位水果、蔬菜、副食品以及生鮮攤主,就商品的供應渠道、集市開市周期、盈利狀況進行簡單訪問。據了解,不同的村子集市開市時間不同,幾乎每天都有,而集市上售賣的新鮮食品都來自周圍鄉鎮,水果蔬菜都是村民們自家種植,天然健康而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每天的集市都人滿為患,尤其是過年期間,集市擺攤可以為村民們帶來年底一筆可觀的收入。在攤位走訪過程中,隊員們詢問了幾位顧客,他們都是從城市里驅車前往集市購買物資,原因是食材新鮮而且具有農村特色。近年來,周圍也發展鄉村旅游,有許多民宿,所以除傳統的集市外,許多鄉村還開設夜市,供前來游玩的旅客享受鄉村淳樸而美好的夜晚。

(圖為鄉村集市。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瓊 供圖)
鄉村藝術興,文化氛圍濃。在云南,不難見到,許多鄉村坐落在綠水青山之中,錯落有致的鄉村民居,隨山就勢的村落形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特色建筑,無不讓隊員們感受到藝術的美。也是正因如此,眾多的村落、民居、鄉村田園以及花海、梯田等農業景觀受到藝術家的青睞。隊員們走進許多民族古樂商店、民族照相館、傳統書店,處處都藏著云南特色民族文化韻味。據了解,許多攝影家、畫家、詩人、詞曲作家等各路藝術家們接踵而來,他們在這里繼承、宣揚古風文化,繼承民族手藝,為鄉村拍攝宣傳視頻,打造鄉村文化長廊,為鄉村墻壁做色彩涂鴉,讓鄉村文化綻放蓬勃生機,使鄉村文化在當代文化的熏陶下充滿活力。這也正是詩意鄉村的吸引力,給藝術家們帶來無限的創作靈感,誕生了無數的傳世佳作。藝術家們的到來也為村民帶來了新的致富前景,不僅吸引了年輕人返鄉創業,更促進當地村民由傳統型農民向現代型農民轉化,為當地開辟了廣闊的致富道路。

(圖為鄉村藝術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鄉村生態好,人地和諧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生態振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農業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曲靖的多個鄉村也在努力建設生態鄉村。隊員們走訪多個鄉村,學習了當地垃圾分類的運作、田間農業種植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綠化保護制度等,據此,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吸引著許多游客,鄉村旅游產業應運而生,許多村民也從傳統種植業成為民宿主理人,發展新職業的同時實現了增收。

(圖為鄉村生態建設。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青年鄉村行,認知獻策多。在本次時間中,隊員們發現了鄉村獨特的煙火氣,鄉村特色的民族藝術,鄉村獨有的優美生態,走走停停,邊走邊記邊感悟,與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加快文旅融合、普及新型職業農民宣傳教育、發展綠色經濟、完善服務設施、加強鄉村通信建設、拓寬鄉村道路等近十條建議,希望能將本次調研活動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助農的青春力量。未來,實踐隊也將繼續發現不同鄉村的特點,為鄉村振興事業發展提個青春力量。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幫助鄉村更加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豐富了鄉村振興的內涵,協助鄉村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鄉村發展貢獻了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