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進充滿生機的早晨的烈士陵園,在這些偉大靈魂的庇佑下大家似乎在這里收獲了一份格外安逸的心境,在這里下棋、晨練、散步。我們循著園區地圖以期到相應地點聆聽園區10點開始的定點講解,而不巧的是當天唯一值班的園區講解員已經于9:30帶隊前往園區各處進行講解。就在我們沒有頭緒的時候,看到了門口有一位小小宣講員,最后我們有幸由廣州越秀區東川小學的四位四年級小宣講員帶領我們游園并進行講解。跟隨小宣講員的腳步,我們首先來到了廣州公社烈士墓——公墓像個巨大的圓形金字塔,花崗石的墓墻和欄桿,墓墻環繞著陵墓,其間柱頂有40只石獅守靈,魏為壯觀,朱德同志在墓墻正面題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墓墻東面刻有廣州起義經過的碑銘。我望著烈士墓,我深深感受到他們是多么的高大!他們不怕危險,不貪生怕死,他們是時代的楷模,無比光榮神圣的。他們為了廣州的和平與自由而戰死,他們是我們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這些英雄烈士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人生中僅有的一次生命。如果沒有他們,或許就不會有我們今天這樣太平幸福的生活。這次起義雖敗猶榮,它引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那以后,鼓舞著中國革命號角向全國吹響。繼而我們來到了在松杉包圍的一個鳥語輕鳴的角落,我們發現在古樸端莊的四烈士墓的背面是廣州起義領導者之一的葉劍英元帥的紀念碑。紀念碑用天然花崗石雕琢而成,上面有葉劍英同志的半身浮雕像,碑前的紅褐色臥碑上刻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撰寫的碑文。遙想當年,葉元帥血氣方剛,不畏強暴,英勇斗爭。揮迄方遒,帶領人民無畏地爭取正義戰爭勝利。如今,“昔人已乘鶴西去,此地空留黃鶴樓”,悲乎哀哉!安息吧,歷史不會忘記你們。值此春夏之際,借裊裊青煙,寄去我們的思念與決心。
在四位小宣講員講解的過程中,心中不由得發出感慨“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從帶領她們的老師口中得知,四位小宣講員是從上學期開始備稿做準備的,流利的講解,自信從容的氣場,飽含力量的感情不禁讓我慢慢地完全沉浸在她們的字字句句中去,仿佛將我拉回當年那驚心動魄,槍林彈雨的黑暗黎明的前夜。時代在變,年輕的面孔也在變,但紅色精神的力量和追求進步目標沒有改變,紅色基因的底色永遠不變,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精神永遠不變。從她們身上我感受到的是青春的力量,傳承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情懷的民族,不能忘卻先烈。”在小講解員講解完后,我們緩緩地走到了紀念碑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引入眼簾,我們自發地進行了三分鐘的默哀,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里,腦海里浮現的是革命先輩與敵人的拼搏的場景,他們堅定的眼神里透出的是對革命后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的期盼,他們為革命、為真理、為了共產主義偉大事業而奉獻的革命先輩,他們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和珍貴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似繁星,而繁星為燈,心向遠方,準尋自由,熱望。
通過這次的參觀學習,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歷史。我們不會忘記那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熱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遠去的背影。他們澤被當代,啟明后人。無論是在風雨如晦,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是在氣壯山河,奮發圖強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是在波瀾壯闊,開拓創還新的改革開放大潮中,都有無數先烈前仆后繼,無畏犧牲,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溫。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要乘先烈之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保持先進性,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得力接班人,才能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