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前期準備工作所查閱的理論知識使得實踐隊員們更加期待線下調研,期望在實地工作中獲取更多知識。2022年7月1日,減廢增“肥”實踐隊前期準備完畢,隊員們從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出發,乘車前往陜西省楊陵區開展線下社會實踐調研。
觀史知今,減廢增“肥”實踐隊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學習農業發展史,傳承農業發展精神。中國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凝聚了一代代先輩的智慧,其中精神文化傳承不斷,而悠久的農業文明不僅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更是我們的“良師”。本次社會實踐第一站隊員們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博覽園內,實踐隊成員依次參觀了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昆蟲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動物博物館等五個專業分類的博物館,各館內豐富的物種館藏資源,向大家展現了自然的神奇與奧妙。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中,大家依次參觀學習了原始社會農業到近現代農業等六個展廳,從后稷教民稼穡,到近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袁隆平院士研究的雜交水稻。同時,館內收藏的文物和傳統農具也生動地向大家詮釋了中國農業的文明史和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百聞不如一見,參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實踐隊隊員們不僅學習到農業發展史的悠遠壯闊,同時隊員們對于當今農業發展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然百見不如一干,減廢增“肥”實踐隊走訪楊陵區揉谷鎮,躬體力行,開展線下實地調研。
為了深入了解真實生活情境下的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實況,向當地農民講解農業固廢處理知識、肥料的最佳使用方式及固廢利用與有機肥料使用的效益,并宣傳“雙碳”戰略,減廢增“肥”實踐隊來到了本次實踐第二站,楊陵區揉谷鎮揉谷鎮。在實地走訪調研當地的農業詳情過程中,實踐隊隨機選取兩塊農田耕地(普通化肥施用耕地和有機肥施用耕地),通過帶隊老師的指導,隊員們掌握了田間采樣工具的使用方式、采樣注意事項以及采取樣本的選擇,并于農田中進行采樣工作,對耕地土壤的剖面取樣,用于后期分析耕地施用化肥和有機肥前后的土壤狀況對比,所得相應技術成果和農業方面改革新建議也將會向當地村民及政府反饋,并形成科普材料向當地農戶宣講。
隨后,實踐小隊來到楊陵區揉谷鎮人民政府,學習了當地農業改革的歷程及成果,并于此對于楊陵當地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進行調研,了解當地的農業固廢處理政策與實際生產一線的落實狀況。隊員們切真的感受到農業改革、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任重而道遠。
行而后知路遠,經過田間地頭及政府部門的走訪,隊員們深知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普及的艱難,而完成此項任務的關鍵不只在農戶與政府,還在于企業,減廢增“肥”實踐隊來到了本次實踐的第三站——楊陵秦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楊陵霖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在秦優農科,公司技術負責人為隊員們講解了固廢轉化利用市場的發展前景和技術應用。聆聽講解,實踐隊員積極向技術負責人提出疑問并發表出自己的看法,技術負責人也熱情解答,隊員們在愉快輕松的學習了書本以外的實際生產知識。
通過講解,實踐隊員們收獲滿滿,然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為了更清晰的認識生產技術,實踐隊員參觀了該公司現階段正在試驗的新型、綠色、高效的堆肥發酵設備。在技術負責人的帶領下,通過現場模擬操作和產出肥料的對比,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該項技術的優越性和先進性,也對該項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并對綠色循環農業的廣闊未來心懷喜悅。
離開秦優農科后,實踐隊前往霖科農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參觀并學習了霖科農業有限公司的的農業肥料產品以及企業文化,并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不同種類肥料的功效對比。在該公司的堆肥場地,學習了農業固廢從堆肥到發酵再到包裝銷售的過程,參觀了制肥生產線的設備儀器,并在現場工作人員的介紹下,隊員們對于現階段的藥渣制肥、菌棒制肥及秸稈制肥的技術發展及其應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感受到制肥技術發展的迅速以及肥料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對于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未來的信心。深刻體會到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對于農業發展、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支撐。
“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經過了實地的調研,實踐隊員們充分了解到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的現狀,困知勉行,實踐隊員們于2022年7月5日來到了本次社會實踐的最后一站——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
減廢增“肥”實踐隊隊員在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觀摩學習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開展土壤樣品試驗。實踐隊員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土壤物理化學分析實驗室,觀摩與土壤分析有關的試驗設備的規范操作過程,并向實驗室專業人員請教,在專業實驗老師的指導下,克服了各種問題,將土壤試驗樣品進行處理分析,獲得了關鍵性數據,用于后期的農業固廢技術應用的系統分析提供數據支撐,為土壤改良修護提供理論依據。
減廢增“肥”實踐隊員與國重室農業固廢處理研究相關的課題組碩、博研究生開展線下座談,討論交流國內外農業固廢資源利用的技術發展前沿。多位研究生從自身研究課題出發,向實踐小隊隊員們普及了農業固廢研究的科學前沿成果和目前存在的瓶頸。在小隊成員們積極提問與博、碩研究生們熱情回答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圍。經此研討,實踐隊員們對現階段農業固廢資源化的主要方向——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質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減廢增“肥”實踐隊通過走訪調研,實地考察,以第一視角挖掘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在農業生產中的發展痛點,研究農業生產一線,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進程緩慢的關鍵特征所在,結合固廢資源利用市場的發展現狀,明確農戶與市場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實踐隊員也對固廢利用市場與技術發展的匹配度、怎樣提升現有市場的創新活力等問題進行了思考與討論。與此同時,減廢增“肥”實踐隊還調研了國內外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并結合國家“雙碳”戰略,研究了農業發展轉型的未來,總結出自己的經驗。
從古至今,農業就是中國人民的衣食來源土,生存之本,而土壤資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隨著人類對于土壤生產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土壤的肥力不斷下降。為了保持土壤的生產力的同時保護生態壞境,農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鼓勵綠肥有機肥的使用,催促減少使用工業肥料,是我國農業的發展目標。發展高效制肥、降低成本、提高功效是有機肥走進數以千萬計農戶心中的關鍵鑰匙。減廢增“肥”,秉承雙碳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也是隊員們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