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成員們通過入戶走訪,專訪第一書記的方式了解了該村的村容村貌。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一線駐村工作者們,更離不開人民群眾。大家紛紛表示今后會學好專業知識,從實際出發。發揮青年學子的擔當,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努力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貢獻青年力量。
第二天,實踐團走近駐村大學生,從他們的視角了解了鄉村振興道路。并走訪了在訪談中了解的村民,感受到了黨員干部們和村民們的“雙向奔赴”,這也激勵著實踐團成員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未來回饋社會,服務人民。
第三天,實踐團,就“產業、生態、文化”在雙碳背景下的鄉村振興促進作用展開實踐調研,與康保縣發改局局長李富春,遺鷗保護協會會長、敬業奉獻模范麻喜榮,非遺文化傳承人、省政協委員、康保二人臺文化藝術表演團館長姚桂蘋等約見,并進行實地感受和考察。成員們紛紛感受到文化自信對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是多么重要。生態,在目前的全球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第四天,在當地駐村書記的幫助下,本次文藝晚會邀請到當地的藝術團,退休老教師,駐村大學生等等參與本次文藝活動,共準備了十五個節目。本次活動中,藝術團共表演了3個舞蹈節目,藝術團由當地愛跳舞的村民組成,其中不乏八十多歲的奶奶,雖然藝術團成員們平均年齡在58歲以上,她們的表演中處處透露著她們的活力與歡快,據了解,藝術團除了晚上在廣場表演外,還會參加鄉里的表演比賽,這也讓愛跳舞的阿姨奶奶們感到生活得很充實快樂;退休音樂老教師帶來的《心雨》《母親》等歌曲節目,引得在座的村民連連共鳴,紛紛鼓掌;除此之外,還有駐村大學生帶來的吹簫節目,引來村民們連連稱贊;還有放假在家的大學生村民帶來的歌曲節目《關鍵詞》等等節目。除了村民,實踐團成員也各自準備了節目,有獨唱節目,吉他表演,大合唱......在晚會的結尾,陸續有村民申請添加節目,一個又一個節目,足以見得村民熱情高漲,對本次文藝晚會的積極。事實證明,當地文娛活動中心的修建也方便了當地村民進行文娛活動,滿足了村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這一件件小事中,也可以看見當地黨員干部們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也正如駐村書記所說的那樣“百姓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民生無小事”。

圖為實踐團在李家地村文娛活動中心舉辦的文藝晚會 陳家興 攝
第五天,在當地駐村干部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康巴諾爾濕地公園,小南海,愛情山,南天門,軍馬廠史館。上午,實踐團在當地駐村干部的帶領下,來到了康巴諾爾濕地公園。據了解,康巴諾爾濕地公園四面環山,是塞外一處離縣城最近且生態系統保護完好的天然湖泊濕地。在期間,實踐團領略到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湖水碧藍,水天一色,碧波蕩漾,領略到自然生物的風采,穿過專供游客觀賞的放大鏡,遠處成群的鴨子,在人間煙火中自由紛飛的遺鷗...都帶給了實踐團無限的震撼。在有著小南海之稱的康巴諾爾湖畔,這里獨有的許多珍稀鳥類,灰鴨、鴻雁、紅嘴鷗、大天鵝、鴛鴦等等都帶給實踐團無限的震撼。據介紹,這里是遺鷗起飛的地方,更為這個地方添加了神秘色彩。下一站實踐團來到愛情山,在去那里的路上,成群的牛羊,與牛羊幾乎融為一體的牧民,碧草與藍天交相輝映,一片一片的大風車,還有在路上穿梭的野雞,罕見的百靈鳥,在駐村干部的介紹下,實踐團連連驚呼,嘆為觀止,為領略到如此美景而激動、贊嘆。來到愛情山,山上聳立著一座敖包,傳說敖包是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也有不少情侶來到此地祈福。隨后,跟著駐村干部的足跡,實踐團來到南天門,神奇的南天門層巒疊嶂,怪石林立,在由兩座山勢迥異的石峰形成的石門正中的石頭中流出一股涓涓細流,滋潤著北部草原腹地,形成眾多淖泊,溝壑。還有環山的階梯,遠處看來,尤為壯觀。下山后,實踐團來到軍馬廠史館,在那里,在講解人員的介紹下,實踐團了解到了康保牧場的養馬歷史,了解到其作為黃城子軍馬場時曾滋養出一代又一代品質良好的軍馬,了解到曾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開荒種地、飼養軍馬,在孤獨寂寞的環境中樂觀向上,扎根在廣袤的土地上,撰寫了農牧企業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的軍馬人,看到了他們曾用過的馬具,寫過的筆記,手繪的地圖.....實踐團領略到了康保縣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相信未來康保通過發展旅游業,鄉村振興的道路必定會越來越寬廣,人民必定會越來越幸福。

圖為實踐團在去往愛情山途中所拍 陳家興 攝
最后,在與當地干部協商后,實踐團邀請到李家地鎮書記,鎮長,駐村大學生等等開展了主題為“共促鄉村振興”的座談會。會議針對實踐團幾天來的實地調研,提出三條議題。第一條為切實提升干群關系從而使鄉村振興道路更加順暢,此為道路自信,會上,實踐團成員們依次介紹了來到李家地村的收獲和心得,當地書記為實踐團詳細介紹了近年來李家地鎮百姓生活的改善,鄉村振興的成果等等,并表達了致力于提升百姓幸福感的初心和使命。之后的兩條議題,針對當地豐富的非遺文化,關于康保二人臺和遺鷗保護兩方面,雙方探討了如何讓當地村民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從而提升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承。會上,大家積極發言,書記和鎮長給出切實意見及看法,同時也對實踐團成員所提出的問題給出反饋,也提出未來實踐團成員能夠將高科技引入當地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希冀。

圖為實踐團與黨員干部們、駐村大學生的座談會 陳家興 攝
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實踐團通過入戶走訪,專訪第一書記,專訪駐村大學生對當地的村情村貌了解了許多;通過接觸鄉村振興工作者,著眼大局的李副局,一心一意傳承康保二人臺的姚桂蘋老師,甘愿奉獻自我醫德仁心的麻喜榮醫生,從他們身上,實踐團收獲了其身上寶貴的精神和經驗;在當地開展文藝表演,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當地村民豐富的文娛生活以及黨員干部們為村民們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貢獻;通過參觀當地旅游勝地,實踐團深刻體悟到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未來,通過大力發展旅游業,康保的振興之路必定會越來越寬廣;最后的座談會,成員們依次談了談自己的感悟和收獲,當地駐村干部們也對今年來李家地鎮的發展做了具體介紹,成員們對李家地鎮的振興之路也有了更為詳細的了解。本次三下鄉活動實踐團收獲頗豐,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