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調研之始,為做好準備工作。我是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學生,將自己數學專業優勢應用于實際情況是非常令人激動開心的事。因此在調研前,我去看了《時間序列》等相關統計分析的書,然后去學習一個嚴謹的調研該如何進行,一步步落實想法。我和團隊成員一起自學GooSeeker軟件,爬取關鍵詞設計問卷,利用結構方程模型、卡方分析、Logit與probit回歸分析模型等分析影響生育因素。運用數學建模的知識,嘗試建立ARIMA模型預測未來人口趨勢,為相關部門制定生育政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這個過程是有些艱難的,因為當面臨模型中一大堆陌生復雜的公式、看到復雜不知如何下手的分析軟件時,心中產生了重重的郁悶挫敗感,但,我相信“天下無攻不可破”的真理,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一次次鼓勵自己沉下心來努力專研,終于,能熟悉操作起這些方法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向前輩請教、在嗶哩嗶哩等平臺搜索等有效解決疑惑的方法,這會比埋頭自己研究、閉門造車更有學習效率。在學習這些分析數據的軟件和方法時,我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之大,能將課本上的理論用到實際,這是社會實踐的一個很大的魅力所在。
制作好了問卷,規劃好了路線,我們選擇就近先對南寧市市區的居民進行預調研,檢驗問卷的適用性及線下調研需注意的地方。在這個小范圍的預調查中,我從中收獲頗豐。首先,我們和平商場人很多會能方便調研,但到了卻發現人們都在走動逛商場,進行調研頻頻被拒絕,最后只能把目標放在還沒有顧客光臨的賣家上,但因一有顧客光臨,調研就只能停止,這使得調研效率降低。最后返程時路過了民族廣場,發現人很多且都是帶娃悠閑的狀態,這非常適合調研。我感慨調研地點和時間一定要選對,調研一定要優先考慮那兒的人是否會有空,否則寸步難行。所以我們吸取本次預調查的教訓,在規劃桂林主要調研地時,我們首選晚上的中心廣場與日月文化雙塔公園。其次,我深刻明白,調研前我們要充分了解三孩的相關政策,因為在線下調研時,大部分問題,比如“對三孩政策開放性建議”都是需要靠我們來解說引導,才能開拓采訪者的思路,從而產生更有意義的話題,保證調研的質量。最后,掌握了一項調研技巧。當遇到人時開口不要問”是否有空”然后靜等對方回復,因為絕大多數因為不想麻煩直接回復“沒空”,應學會在有限的與其交流的時間內說出更多讓采訪者放心的信息。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更大范圍的桂林市調研準備就緒,我期待著在其中能不斷成長,不斷讓自己的青春之花在社會實踐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