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在實踐過程中,我最大的感悟收獲是要對孩子們充滿愛意、充滿耐心與信心。在實踐正式開始前,我細致地了解了孩子們的基本信息,并對孩子們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進行了大致分析,能夠更容易更自然地與孩子們拉近距離。
剛開始站在三尺講臺上,清晰地看見孩子們充滿求知欲的眼神時,我的內(nèi)心是忐忑的、不安的,說話也有些磕磕絆絆,生怕說錯話誤導了孩子。慢慢地,隨著時間地一點點推進,我學會了多多觀察、提前備課,在講臺上為孩子講解知識時,不再那么緊張、恐懼,而變得更加的從容自信,我想這大概就是實踐的意義所在吧。通過一次次不斷地探索、實踐,我可以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站在講臺上為人師表打下根基。
在教學過程中,我最先感受到的是要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去理解他們的“怪行為”。例如,在上課時,年齡較小的孩子總是會眼神飄忽不定,思緒飛到千里之外,注意力不集中,剛開始我會因為他們沒有認真聽講而感到氣憤,后來我意識到,我們也曾經(jīng)是作為小孩子一步一步成長過來的,我們應該去體諒這些可愛、稚嫩的孩子們,用最大的耐心不斷地幫助他們提高注意力。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剛開始,亂糟糟的課堂讓我很是頭疼,讓我意識到課堂秩序建立的重要性,例如回答問題要舉手、上課不允許隨意離位等,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重復、提醒孩子遵守紀律,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孩子充滿愛心與耐心是我的另一大收獲。起初,我總是容易暴躁,對孩子總是不耐煩,逐漸與孩子成了對立面的關系。在不斷地摸索過程中,在他人的不斷幫助下,我意識到,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每一個孩子都是純白無暇的,當我們放低姿態(tài),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懷著善意、耐心去與他們溝通交流時,那些可愛的孩子們也會真摯友好地去接受、相信我們,主動地和我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當實踐活動結束、與孩子們告別時,我的內(nèi)心是不舍的。這是一次寶貴的支教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學習到了許多珍貴的教學方法,認知了一群充滿童真與樂趣的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真摯地期盼更多的支教機會,讓自己不斷成長,也祝愿所有的孩子能夠保持快樂與童真,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