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神州巨變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青春,是因為他的激情,美麗,充滿希望。現代中國的青春記憶,從五四運動開始,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五四運動那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愛國運動,它已經作為光輝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憶往昔,正是這一群青年屹立街頭,在中華民族的飽受屈辱時毅然挺身,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于苦難之中。看今朝,在這充滿變化的現代,更有一群青年站了起來,是他們時刻保持斗志和活力,他們接過了前人用命遞來的接力棒為祖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在紀念館中有許多人前來紀念參觀,我看到有位老人站在一個墓碑前佇立許久,便上前詢問,看到老人眼中滿是淚花,意識到這塊墓碑對于老人意義非凡,從與老人的交談中得知這是老人的摯友,在戰爭中不幸身亡。他們也有親人,他們可以暫別親人,奔赴戰場,這種舍身忘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令我敬佩。
建團百年,初心不變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實踐隊員一走進烈士陵園紀念館后面的歷史革命紀念館,仿佛整個人回到了百年以前,那崢嶸歲月的歷史面貌一一展現在實踐隊員的面前。在這個是時代里,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年輕人都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們是擁有年輕歲月的人,我們的所作所為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發展。看到烈士紀念館用的一幕幕,有雕刻的雕塑,有烈士的畫作,這無不激勵這我們為了中華偉大復興而奮發努力。雕塑底下寫有毛主席的一句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塊雕塑的背面刻著8.12天津塘沽爆炸中犧牲的消防官兵。他們屬于不同的年代,但都是為了人民,他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英雄。看著他們的英雄壯舉,實踐隊員深知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奮發有為,做祖國的開拓者,奉獻者。我們應該向革命前輩學習,熱愛祖國,勇于擔當。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革命先烈是一面鮮艷的紅旗,一座不朽的豐碑。”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百年來的風雨征程,中國共青團始終緊緊跟隨黨的步伐,一代又一代青年用熱血和青春書寫了彪炳史冊的壯麗篇章。我在紀念館看到《八女投江》這幅畫作,它是王盛烈于1957年創作的作品。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為了不被敵人活捉而集體投江。畫面定格在八位女戰士互相攙扶走向滔滔江水的鏡頭之中。我看到的女戰士,她們視死如歸。她們中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畫作非常模糊,但每位女戰士前仆后繼,視死如歸的表情繪畫的淋漓盡致。畫作的下方題詞八字:八女英靈,永垂不朽!實踐隊員最后緩緩走過門前巨大石碑,一行行茁壯的松柏陪伴著一排排革命先烈的石碑,在松柏的襯托下石碑顯得格外醒目。我最后深深的鞠了一躬,那多年前的炮火猶在耳邊回響。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實踐隊員參觀了烈士陵園紀念館,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見證了中華民族一步步站起來強起來的偉大征程,見證了無數先輩為信仰而戰,為人民而戰的堅定斗志。實踐隊員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認識到肩上責任之重大,實踐隊員對此堅定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定不負先輩寄托,不負國家厚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