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作共分為四個階段,即以下內容:
①前期活動選址、布局以及規劃。通過前期充分的準備,力求達到最佳實踐效果。
②各個成員走進農民、深入農田進行調研,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利用所學向農民推廣可降解地膜,并因地制宜設計地膜,力求可降解地膜深入千家萬戶。
③團隊成員進行線上推廣,積極在各大平臺投稿宣傳。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勢向社會傳播可降解思想,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作為鄉村振興促進團,團隊成員來到各地的農業科學研究院進行調研學習。在實踐過程中與當地農民接觸交流后發現,雖然國家積極倡導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但仍有許多農場、農民因成本原因,依舊使用不可降解地膜,農田存在留有大量殘膜等危害土地質量的問題。因此,團隊結合復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專業背景,以可降解產品技術為切入點,幫助農民和當地政府對農用塑料制品進行回收、分類、處理。此外,在各個農場、農科所開展公益講座,向農民普及可降解知識以及不可降解地膜的危害等。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開封的調研。我來到開封市水稻鄉南北堤附近的農田,跟當地農民進行了深入交流,我在過去團隊在此處推廣產品的基礎之上,團隊成員持續追蹤、深入農田、探訪農民。在此過程中,不僅僅團隊產品收獲了廣大農民的一致好評,而且團隊也收獲到了更多的建議與鼓勵。為進一步改善產品打下了良好基礎。于實踐中收獲成長,團隊更加堅定了持續推廣產品,為廣大農民謀福利,為鄉村振興某發展的決心!
本次實踐中,我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和當地政府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農業污染,推動環保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正可謂“鄉村振興正當時,青年助力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