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當代紅色教育基地的研學教育情況與意義,推動中小學生追尋紅色足跡,體會先輩風骨,傳承革命精神,內化自身行動。7月9日,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深入革命基地·調研紅色研學”暑期社會實踐隊三下鄉漯河小分隊來到了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臨穎縣的南街村紅色教育基地進行了社會實踐,采訪了該館研學事宜的相關負責人員,并進行了實地感受,了解了在實際研學中會出現的情況,更有利于我們優化改善研學文化,發揮其更大價值。
南街村以其獨特的集體主義面貌聞名,因此我們一下車就感受到了一股濃郁的紅色氣息。大門下的滾動播出的習近平主席和國家外交標語,讓人立馬就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與眾不同。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那股紅色之風愈加濃郁,“紅色大飯店”“人民公社大舞臺”“南街人民公社”諸如此類的名字隨處可見。
隨即我們來到了研學工作人員辦公處進行相關采訪調研,工作人員對于我們的到來十分歡迎,回答問題也很熱情。從她們口中,我們大概了解到,這里的紅色研學旅行一般接待的是幼兒園至初中生,高中生通常受到學習時間緊張的原因而無法進行研學旅行。而針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來此研學時,工作人員在路線規劃上也有不同的側重點。美中不足的是,盡管有不同側重,但未形成不同的路線,針對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路線竟然基本一致。在我們實地走一遍研學路線之后,竟發現,一些紀念場館只有一套講解詞,冗長乏味,隨行的一些成年人尚且聽不進去,更不必說性情活潑愛動的學生們了。竊以為,若可以,應該適當將路線刪改,使路線更加個性化。增加講解詞,針對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改變講解方式,增加互動性。
來這里的研學隊伍,有的是學校與南街村有合作,有的是直接老師帶隊過來。針對知識預備方面,我并不清楚,但覺得,在來之前老師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南街村,讓大家大概了解一下。特別是初中生,歷史老師可以先講一些集體主義的知識點,讓學生們心中有數,使這場研學旅行成為知識鞏固之行,將效率最大化。
來到南街村的研學隊伍大多都是由老師帶隊,老師負責,這里的工作人員通常只負責講解,長此以往,講解員們感到無聊乏味,學生們也沒有真正的獲取知識。若可以,不妨試試二元負責制,老師和帶隊講解員一起負責,減小帶隊學生數量,老師也可以減輕講解和照顧孩子安全的雙重重擔,講解員也可以在每次講解中遇到不同的學生,在工作中收獲新意,以保證雙方都接受到和諧且有效率的研學過程。
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我們還參觀了南街村的許多工廠產業,觀看了大醬的發酵過程,品嘗了醬的味道,這其實是個不錯的互動體驗。但其結果是為了賣貨,不免讓人感受到這唯一的互動環節略顯功利性。對于這種做法我們可以理解,但工作人員們在研學路線中應做到不刻意引導學生們買貨。
其實年齡偏小的學生可能會對路線中的熱帶植物園更感興趣,三人高的仙人掌,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植物更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我們在調研過程中還意外邂逅了一只可愛的小松鼠,這植物園內充滿樂趣。我們細心地觀察到,在植物的旁邊,只樹立了一個簡單介紹的牌子,并不起眼,且因為夏季炎熱,加上講解員的重復枯燥心理,講解員的并沒有隨我們進去講解。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使得學生們只是看到了植物,過幾天就容易遺忘,不妨趁熱打鐵,講解員們負起責任,進行生動講解,將眼前所見化為知識,更能使學生們的研學旅行有所收獲。
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們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深入革命基地·調研紅色研學”暑期社會實踐隊三下鄉漯河小分隊,通過調研南街村紅色教育基地,關注了中小學生對紅色基地的受益程度,向紅色教育基地的研學事業提出建議,期望其能更好地發揮研學基地發揚紅色文化的作用。(通訊員邵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