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調研記之北城村鄉村振興進程
7月6日下午,隊員們開展準備工作。隊員們深入北城村,進行實地考察。長島縣北城村三面環海,水產豐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促使北城村櫛孔貝產量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
在村主任顧兆國的帶領下,實踐隊員采訪了幾位村民,“扇貝是我們村的寶啊,沒有它就沒有我們村的今天。”從村民口中了解到九成以上的村民以扇貝養殖為生,“從2012年成立漁業合作社發展村集體經濟到現在開拓網絡市場,我們一直在想辦法進步。”村主任顧兆國介紹著目前北城村鄉村振興的進程。
北城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直在前進,但也有村民表示現在智能化網絡化普及,尤其是電商的興起,讓這些對智能手機都欠缺了解的老漁民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實踐隊根據這一情況,調整實踐計劃,組織討論并制訂出切實幫助到漁民的方案——直播助農。
工廠體驗記之探索北城紅貝
7月7日上午,實踐隊參觀長島縣成晟水產旗下的扇貝加工廠。在工作人員介紹新鮮扇貝的捕撈期是五六月,而現在正是冷藏扇貝再加工時期。進入加工車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冷!
“為了保證扇貝新鮮,我們就得嚴格把控溫度在零下十七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車間組長張梅一邊稱量著扇貝,一邊介紹道。
隨即實踐隊員分好組參與到各加工流程中去:在分揀環節,兩名隊員戴上手套從冷藏庫取貨后掰開凍在一起的扇貝,再進行清洗,經過清洗后的扇貝褪去冰霜,展露鮮嫩。與此同時隊員們已經熟練進行包裝封箱,并經工作人員檢查。

圖為實踐隊員參與扇貝分揀工作。實踐隊員張文瑄供圖
車間包裝工人李立新邊挑出不合格的箱子邊向我們解釋“扇貝往外銷,經過這么多流程,就最后的封箱看著簡單,其實最容易出問題,不能到最后掉鏈子。”實踐隊員李宏不禁感嘆正是工人們的嚴謹認真為北城紅貝走向全國保駕護航
電商直播記之助力北城紅貝走向世界
7月8日下午實踐隊于北城紅貝加工廠開展線上直播。
“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為您帶來的是從小漁村走出去的北城紅貝…”主講員與漁民通過對話形式,在輕松愉悅的一問一答中有效帶動直播間氣氛。由主講員介紹產品特性,向鏡頭前的網友們展示北城紅貝的肥嫩鮮美,推出平臺補貼、優惠團購等福利活動。村民向觀眾分享綠色健康的養殖過程,并且有幸請來成晟水產營銷人員為觀眾答疑解慮。在為時兩小時的直播中,共吸引八百五十余人觀看,賣出一百三十余單,成功助力北城紅貝網絡市場的開拓。
直播結束后,實踐隊員運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知識與成晟水產營銷人員共同商討電商賬號運營推廣、售后服務等問題,“公司計劃在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電商賬號,但在新媒體營銷方面我們算是新手。”
實踐隊員以網民角度提出緊跟熱點,在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平臺創作短視頻以及定期直播優惠等建議,為北城滴水漣漪實踐隊旨在傾滴水之力,助鄉村振興如水面泛起漣漪般不斷發展擴大。一方面是跟隨“互聯網+短視頻+直播”新型銷售模式的趨勢,聚焦數商興農為直播電商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獻出一份力;另一方面是使普通百姓的需求得到關注,既要關注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進程,又要關心普通百姓的需求,實現鄉村振興人人不掉隊。實踐隊從普通漁民角度出發,幫助漁民與網絡新時代接軌,呼吁在鄉村振興中實現精準幫扶,實現國家政策下鄉擲地有聲。
鄉村振興事業猶如種樹,既要保證主干茁壯生長,又要及時修剪細枝末節,讓鄉村振興之樹健康生長壯大。在“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青年應緊跟時代步伐,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為鄉村振興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攜手共創全面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