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考察分類狀況,了解城市分類普及度
實踐隊員深入社區內的街道,進行實地調研,他們注意到:該地垃圾桶基本上“換裝”完畢,由原本綠皮混裝垃圾桶改裝為了分類垃圾桶,垃圾桶周邊也更加干凈無異味,還有物業公司舉辦的垃圾分類親子游戲,給垃圾桶的周邊留下俏皮又可愛的指示標志。通過與周邊居民的交談實踐隊員得知:這里每日都有固定的垃圾回收車進行清理,他們需要對垃圾做好分類再投放進桶。并且物業公司多次下發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冊,在眾多宣傳欄張貼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單,由此可以得知,該地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居民的改變也讓環境有了非常大變化。
宣傳垃圾分類,感悟疫后變化。
在走訪的過程中實踐隊員也了解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接受新事物的快慢程度有所差異,人和人之間對待問題的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比較積極的接受較新的知識,有些人就比較排斥,這對于宣傳工作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垃圾分類的宣傳,垃圾的回收和處理是非常重要。實踐隊員走進街道,向不同的受眾群體發放垃圾分類調查問卷和宣傳冊,引導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將垃圾分類踐行到底。
實踐隊員在問卷結果中發現,疫情前,垃圾分類在許多居民的心中并不居于重要地位,人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意識相對較低,很多人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垃圾分類的概念甚至還未被引入。人們對垃圾的處理方式往往是將所有垃圾混在一起,然后統一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浪費了資源,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然而,2020年庚子開年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對垃圾分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隨著疫情的蔓延,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衛生和健康問題。垃圾分類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衛生措施,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人們開始意識到垃圾分類對于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協助垃圾分類,感受城市新時尚。
實踐隊員在社區與環衛阿姨一同體驗了清潔小區等活動,在踐行垃圾分類的今天,對環衛工人的要求也大大提升,在清掃完畢后需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再投放,看似簡單的工作實則需要更大的耐心,看到環衛工人熟練的動作,實踐隊員不由得感慨,唯有一日復一日地練習操作,才能練就過硬的本領。垃圾分類不僅飽含著一種力量,更承載著一種非凡的快樂。
本次實地調研,實踐隊員們了解到:對于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綠色生態,垃圾分類處理的作用和意義重大,我們也感受到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我們青年一代更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為他們搭建橋梁,讓群眾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去奮斗。
時代與時勢碰撞,青年與前輩攜手。新時代青年勇立潮頭,懷著純粹的信念,將青春匯入復興偉業,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開創垃圾分類新風尚,肩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