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實踐團探訪威海鴻樹林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櫻桃種植基地,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進到了櫻桃大棚里面,近距離觀察現代果園大棚里面的櫻桃樹。威海鴻樹林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9月08日,集果樹、苗木、蔬菜、瓜果的種植與銷售;無土栽培及芽苗菜種植技術的研發于一體,是當地麓源果鄉樣板片區的代表性企業。在負責人向實踐團介紹講解果園管理方式時,有隊員向負責人提問,大棚里面的櫻桃樹生長最重要的需要人工干預和控制的因素是什么?“關鍵是控溫。櫻桃樹每個生長階段所需要的最佳溫度有差別,我們通過遙控指揮,肥料上好之后進行控溫,最后下來的櫻桃口感都特別好。櫻桃銷往全國地區,最重要的就是口感,控溫控的好,口感就會好。”,負責人這樣回答道。

圖為負責人向實踐團回答實踐團問題。
之后,負責人親自示范櫻桃樹如何剪枝,耐心向實踐團講解樹枝修剪的技巧。專業指導教師賈越告訴隊員們,一般果樹的修剪都是在冬天或者春天,在果樹營養生長之后再修剪,保持一個良好的樹形,修剪多余樹枝,能達到果實生長的集中,像大櫻桃這樣的樹種,要保證果實的營養充分,就要疏果。
接著,負責人帶領實踐團前往藍莓大棚參觀實習。這里的藍莓苗十分矮小,周圍有剪掉了的第一批藍莓果實,負責人告訴隊員,藍莓的第一批或者前兩批果實都是要剪掉的,要先保證苗的生長,先讓藍莓苗長到一定年限一定高度,之后產出的藍莓才是好藍莓。
實踐團隊員就地膜用途提出疑問,專業指導教師任怡然回答隊員,黑色地膜起到保溫保濕和防雜草的作用。區別于無色地膜,無色地膜透光性好,一般用于花生等作物。黑色地膜透氣性更好,增溫作用不如無色地膜,也更適合棚內使用或者果樹苗木使用。
下午,實踐團到達花滿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代蘋果產業園區,在負責人榮柯帶領下,實踐團分組進行農業實操,負責測量并記錄二十組側枝新梢生長量和頂梢生長量。負責人穿梭于各組的區域內,指導隊員們的測量方式,糾正錯誤答疑解惑。從大學課堂到田間地頭,看著課本上的知識跳躍在眼前,隊員們聽講格外認真,時不時向榮柯提出問題。

圖為實踐團隊員實際操作。
在實操過程中,一名隊員發現幾棵蘋果樹中間會間種一些并不是蘋果果樹的植物,專業指導教師任怡然說道,“這是海棠,蘋果自花不結實,而海棠也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與蘋果親緣性比較近,這樣間種主要用于給蘋果授粉,就是作為授粉樹。而且,蘋果樹基部的膨出部分是海棠作為砧木嫁接蘋果樹的膨出,現代果園多采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果樹的樹形與砧木有關,海棠現也是多作為矮化砧木,很適合現代果園。”
對于現代果園的設施建設,隊員提問園區支起來的全包圍網的作用,負責人是這樣回答的:“這個網起到四個作用,一是防冰雹;二是防鳥;三是防風,最后也起到一定的防霜凍的作用。不過這個網也有一些雙面性的影響,它有一定的遮光性,透光率大概是90%。”,負責人還補充了蘋果套袋問題,炎熱季節日光直接照射枝干與果實,高溫灼傷皮層或果面,破壞組織,可致死亡,蘋果套袋的話,可以降低80%的日灼,防止果實日灼病。
果園發展離不開前瞻設想與未來規劃。負責人與隊員們交流果園未來發展方向時,提到這里的相對于人工投入高的傳統果園,現代果園通過機械作業更為省時省力。傳統果園的種植方式受限于當時的機械發展水平,而園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探索傳統果園的出路在哪,是不是可以經過一些方式來不斷優化從而使傳統果園也能適用于機械化的作業模式,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回歸我們原本的智慧,不斷進步和優化。
最后實踐團隊員向負責人提問,像修剪這樣的靈活性很高的工作是否也使用機械工作?“修剪這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針對樹體本身的生長特性進行處理。前期的樹苗是不會用機械修剪的,三年以上樹齡的可以控制營養和生殖生長的樹,要保證枝干比,保證有更多的生長點。但是小樹要保證留枝量,增加單個主枝的占用面積,目前機械達不到這樣的要求”,負責人答道。

圖為實踐團現代蘋果產業園區合照。
實踐團深入產業園區,親自進到園區大棚,進行勞動學習與體驗,增長專業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鍛煉專業素質,意識到新時代的新農人不僅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為實踐團隊員在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實踐中提供了方向和要求。